2015年7月3日由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防治臨床中心、復旦大學附屬華東醫院、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胸科醫院、全國結核病醫院聯盟共同主辦,武漢市肺科醫院承辦的2015年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拉開帷幕,大會主題是“信息化助力結核病防控”。來自國內外結核病醫療、防治和科研領域的近1700名專家、學者、嘉賓和30余家企業云集一堂,共同交流和探討結核病領域的經驗和進展。藍譜生物公司首次參加結核病學術大會,并帶來最新產品TB-LAMP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核酸快速診斷系統和LA-500實時濁度檢測系統參展,吸引大量專家和參會代表到展位參觀咨詢,并與多家代理商進行洽談。
大會開幕式由結核病學分會候任主任委員、北京胸科醫院副院長李亮主持。中華醫學會結核病學分會主任委員高文首先代表結核分會向大會各主辦單位、向所有支持和關心結核病防治事業的同仁表示感謝,對支持本次大會以及分會工作的各個合作伙伴、企業表示誠摯的謝意。他在致辭中表示,今年的學術大會積極響應國家“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以推進結核病防控的信息化建設為主題,未來大會將推進全國結核病防治的信息化建設,不僅會利用互聯網技術進行教育培訓、學術交流、傳播結核病知識,縮小結核病防治的地區差異,提升各個地區醫生的診療水平,同時還將通過微信、“結核醫生”、“結核助手”等手機App等方式拉近醫患距離,對結核病患者進行隨訪跟蹤,有效提升結核病防控工作的效率。通過移動互聯網技術進行專業教育培訓、學術交流、傳播結核病知識等便捷高效的新形式將成為常態。
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結防處王維真處長指出我國結核病防治在過去20多年取得的顯著成績和面臨的挑戰,鼓勵廣大醫療機構和醫務工作者再接再厲,在新型結核病防治服務體系下為我國結核病防治做出更大的貢獻。結核病防治工作需要解放思想、開拓創新,很高興看到移動互聯網技術為結核病防控增添了新鮮的血液和動力,這不僅充分體現了結核分會、結核人開拓的視野和創新的思維,同時也展示了廣大結核病防治人員對這一份事業的執著和熱,控制結核病在我國的流行,促進世界衛生組織提出的“建設一個沒有結核病的世界”的理想在中國實現而努力奮斗。
圖: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結防處王維真處長
本次學術大會不僅邀請了來自海內外結核病臨床、防治和研究領域的頂級專家,還邀請到來自中華醫學會糖尿病學分會、中華護理協會、中華醫學會熱帶病與寄生蟲學分會等其他相關專業學會的專家進行交流并進行了國際論壇、護理論壇以及診斷技術等專場和衛星會議。
7月4日上午,2015年全國結核病學術大會舉辦了結核病診斷技術專場報告,會議邀請到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結核病預防控制中心副主任、國家參比實驗室主任趙雁林研究員、日本大阪府立呼吸﹒過敏醫療中心橋本章司主任部長等11位國內外結核病領域知名專家就結核病診斷技術新進展和現場與會者進行了分享。
結核病診斷尤其是快速診斷對于及時正確開展抗結核治療和控制結核病的傳播尤為重要。趙雁林主任首先介紹了全球結核病防治戰略目標的愿景、目標、2025年的里程碑以及2035年的指標。但當前結核病防治還面臨很多技術難題,在診斷方面如病原學診斷依據較低、許多新技術未被廣泛應用等。趙雁林主任還介紹了目前國內外正在評估和使用的結核病實驗室診斷新技術,并根據各種診斷技術的特點為全國各級結核病診療機構推薦了適宜的診斷技術。
由于病原和宿主的變化,一些結核病的癥狀并不典型,而且有可能發生結核分枝桿菌與非結核分枝桿菌共同感染。日本橋本章司主任部長舉多個病例驗證TB-LAMP不僅在診斷單純結核病中的準確性高,在結核分枝桿菌與鳥胞內分枝桿菌復合群共同感染的病例中TB-LAMP也顯示出優越的敏感性,1)在患者初診時咳痰的抗酸菌涂抹呈陽性,PCR-TB呈陰性,培養鑒別也判定為MAC,但用咳痰溶解液沉渣進行TB-LAMP檢測,35~40分呈陽性結果,因此診斷為肺結核病。2)使用咳痰溶解液沉渣的TB-LAMP,可檢測出涂抹陽性檢測限度的1/1000濃度的結核菌,比PCR-TB的靈敏度高10倍以上。3)高濃度(涂抹陽性)的MAC共存下,PCR-TB對涂抹陽性的結核菌都很難檢測出來,而TB-LAMP可檢測出1╱1000量的結核菌,非常有用,準確率極高,全面介紹了TB-LAMP的臨床應用價值。
圖:
日本大阪府立呼吸器官﹒過敏醫療中心主任部長 橋本章司(左)橋本部長演講的病例介紹(右)隨后各位專家圍繞結核病診斷技術在分子生物學、病理學、免疫學和細胞學等方面的進展作了精彩演講,為結核病的防治提出了新理念和新技術,權威云集、內容豐富,旨在開拓視野、分享經驗、加強交流,促進結核病防治事業的繁榮發展。
圖:藍譜生物工作交員與前來展臺咨詢的與會代表交流
圖:橋本章司主任部長、榮研化學株式會社野口典久執行董事、安中敏光、游軍課長
與藍譜生物同仁合影
展出產品:TB-LAMP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核酸快速診斷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