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樂自然基因生命科學公司AXON膜片鉗第十四屆膜片鉗技術培訓班將于2018年7月4-6日在西安空軍軍醫(yī)大學(原第四軍醫(yī)大學)舉辦。本屆培訓班我公司將與西安空軍軍醫(yī)大學(原第四軍醫(yī)大學)聯合承辦,青島海威磐石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贊助支持。
本次培訓班安排如下:
一、注冊報到
1、培訓課程及安排:
7月3日(周二)下午13:00-18:00 注冊報到
7月4日(周三)
08:30-09:00 報到
09:00-12:00 膜片鉗概述及基礎理論 關兵才教授
12:00-13:30 午餐
13:30-15:00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Multiclamp 700B 關兵才教授
15:00-16:00 前扣帶回代謝性谷氨酸受體5參與調控的短時程突觸可塑性在慢性疼痛伴
發(fā)焦慮中的作用 王文挺 副教授
16:00-17:30 Detailed introduction of Axopatch 200B 關兵才教授
7月5日 (周四)
09:00-10:00 在體膜片鉗記錄的要點和應用 陳濤 教授
10:00-12:00 Protocol Editor in Clampex 11 Dr. Jeffrey Tang
12:00-13:30 午餐
13:30-14:30 光遺傳學結合膜片鉗研究突觸功能的方法 郭保霖 博士
14:30-16:00 Important features in Clampex 11 Dr. Jeffrey Tang
16:00-17:30 Event Detection and Batch Data Analysis Dr. Jeffrey Tang
7月6日 (周五)
09:00-11:00 Introduction of Sutter two-photon systems Dr. Geoff Lambright
11:00-12:00 LTP Assistant Dr. Jeffrey Tang
12:00-13:30 午餐
13:30-14:30 多通道標測技術在電生理研究中的應用 郝國梁 博士
14:30-15:30 Axoclamp 900A amplifier and its advantages Dr. Jeffrey Tang
15:30-16:30 蛙卵雙電極電壓鉗技術介紹 鄒安若 博士
16:30-17:30 膜片鉗數據的處理:pClamp10,Origin,Illustrator應用技巧 劉雅妮博士
2、培訓地點:
空軍軍醫(yī)大學(原第四軍醫(yī)大學)科學會館 西安市長樂西路69號
二、主講人介紹:
關兵才教授:1988年畢業(yè)于蘭州大學生物系(理學學士),1993年畢業(yè)于同濟醫(yī)大生理學專業(yè)(醫(yī)學碩士),2004年~2007年在美國俄勒岡健康科學大學從事博士后研究,2007年~2008年于新加坡國家心臟中心做助研。曾從事初級感覺傳入信息調制的研究,并首次將膜片鉗技術應用于內耳微動脈段的原位細胞。目前興趣主要在電生理技術本身,曾主編《細胞電生理學基本原理與膜片鉗技術》一書。
Jeffrey Tang博士:現為美國Molecular Devices公司的電生理產品應用技術專家,市場部經理。Dr.Tang2001年畢業(yè)于美國Vanderbilt大學獲博士學位,之后進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繼續(xù)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方向為:海馬神經網絡的突觸可塑性、酒精成癮中的NMDA受體的信號機制、紋狀體發(fā)育早期的突觸可塑性機制、谷氨酸受體調控的鈣離子通道機制。他的科研成果發(fā)表在如PNAS,紐約科學院年會雜志,神經生理學等著名雜志上。
Geoff Lambright,PhD 美國Sutter Intruments公司高級技術工程師。
陳濤教授: 空軍軍醫(yī)大學基礎醫(yī)學院教授、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西安交通大學前沿科學研究院客座教授。1999年畢業(yè)于第四軍醫(yī)大學臨床醫(yī)學系。2008年-2012多倫多大學生理系博士后。主要從事慢性痛的中樞調控機制的基礎研究。專業(yè)特長為神經形態(tài)學及電生理學。至今發(fā)表SCI 收錄論文54篇,總影響因子360。以通訊作者和第一作者在 Science , Nature Communications, Neuropsychopharmachology, J Neurosci, Cereb cortex等神經科學和痛覺研究權威學術刊物發(fā)表論文20余篇,引用500余次。
王文挺副教授:空軍軍醫(yī)大學基礎醫(yī)學院神經生物學教研室副教授。武漢大學理學碩士,第四軍醫(yī)大學神經生物學博士,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cGovern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從事研究方向為自閉癥突觸發(fā)生機制、信息整合機制以及環(huán)路機制研究。近五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2項,軍事課題1項,陜西省研發(fā)計劃1項,參研5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重點項目及軍事重大、重點項目。以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在J Clin Invest.,Brain,Cerebral Cortex,Neuropharmacology等雜志發(fā)表SCI論文。
鄒安若博士: 現任青島海威磐石生物醫(yī)藥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青島大學創(chuàng)新藥物研究院教授。1990年畢業(yè)于同濟醫(yī)科大學生理系獲博士學位,1995年在猶它大學附屬醫(yī)院心血管專科從事博士后研究,師從世界著名電生理學家Dr.Michale Sanguinetti采用電生理學方法結合分子生物學技術研究遺傳性和獲得性(藥物所致的)心律失常的機制(LQT syndrom)并取得了顯著的成果。1999加盟安進生物制藥公司(全世界最大生物制藥公司)從事與離子通道有關的新藥的開發(fā)研究。在國際著名刊物(包括NATURE)上發(fā)表50多篇文章。現主要從事藥物的心臟安全評估和新藥的研發(fā)。
郭保霖博士:空軍軍醫(yī)大學基礎醫(yī)學院在讀直博生,導師武勝昔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孤獨癥神經環(huán)路可塑性研究,在突觸可塑性記錄方面有豐富的經驗。參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等課題8項,以第一作者或共同第一作者在Cerebral Cortex等雜志發(fā)表SCI論文7篇,授權專利2項。
劉雅妮博士:青島海威磐石生物醫(yī)藥技術有限公司電生理部門負責人;2015年畢業(yè)于河北醫(yī)科大學藥理學專業(yè),獲博士學位。青島大學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1)藥理調節(jié)劑對鈣激活氯通道的作用特征;2)容積調節(jié)氯通道的分子基礎及激活機制研究。具有多年膜片鉗技術使用經驗,現主要從事藥物的心臟安全評估和以離子通道為靶標的藥物研發(fā)。
郝國梁博士:美國Mappinglab公司中國區(qū)技術顧問,2013年獲英國曼徹斯特大學博士學位,牛津大學博后研究。研究方向為心臟傳導系統及心房電活動機理,Pak-1對神經及心臟調控。電生理研究主要使用實驗技術包括:心臟電活動熒光標測技術及點陣標測技術、膜片鉗、碳纖纖維神經遞質釋放探測技術,計算機三維重建、 計算機模擬及免疫組織化學等。
三、培訓班費用:
1、培訓費2,000元人民幣/人(費用含7月4-6日三天午餐)
2、學員住宿、交通、早晚餐自理。
3、繳費方法(轉賬或匯款請注明匯款人姓名與單位并保留匯款憑證)
戶名:青島海威磐石生物醫(yī)藥科技有限公司
開戶行:中國民生銀行青島高新區(qū)支行
賬號:695 975 964
四、乘車路線及周邊酒店:
1、乘車路線: 地鐵:西安市長樂西路169號地鐵A口
高鐵站:二號線北大街倒一號線康復路站A口出
機場:機場大巴到建國飯店或益田假日酒店下車
2、周邊酒店:
漢庭西安金花路酒店,電話:02983283300
全季西安金花路酒店,電話:02983210888
五、聯系人:
東樂自然基因市場部
李小姐:010-62259284-231(200)
郵箱:market@dlnaturege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