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通知
瀏覽次數:10756 發布日期:2019-5-14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第25屆中國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第一輪通知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定于2019年11月18-19日在成都市主持召開“第25屆中國大氣環境科學與技術大會暨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2019年學術年會”。本次會議旨在展示和交流大氣環境科技工作者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經驗,為我國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打贏藍天保衛戰出謀劃策。
現將會議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會議組織
主辦單位: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中國環境科學學會臭氧污染控制專業委員會
承辦單位:成都市生態環境局、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國家大氣污染防治攻關聯合中心、中環學(北京)科技發展中心
協辦單位: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成都市環境科學學會
二、會議主題及報告形式
1、會議主題:
PM2.5與O3協同控制,精準管理
2、大會報告及特邀報告:
擬邀請多位院士作大會報告,特邀國內外大氣科學界的知名專家學者作特邀報告。
3、會議主要議題
會議議題涉及大氣環境科學、污染防治技術和環境管理等研究領域,包括大氣環境化學、大氣物理與邊界層、排放清單、大氣污染物源解析、衛星遙感與儀器觀測、空氣質量模擬與預報預警、大氣環境監測與預警、VOC的環境效應與控制策略、臭氧污染防治、機動車尾氣污染控制、健康與生態影響、大氣污染控制技術、城市與區域大氣環境管理等,并開設國際多邊論壇。
三、會議安排
1、時間:2019年11月18-19日(17日報到)
2、地點:成都市
3、會議摘要:會議接收論文詳細摘要,摘要限制在A4紙1頁之內;論文摘要發送至年會專用郵箱
cseshg@126.com。提交截止日期:2019年9月30日。
四、會議學術委員會
主任委員:
王文興 院 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山東大學
唐孝炎 院 士,北京大學
郝吉明 院 士,清華大學
學術顧問:
任陣海 院 士,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丁一匯 院 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徐祥德 院 士,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
魏復盛 院 士,中國環境監測總站
陶 澍 院 士,北京大學
江桂斌 院 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侯立安 院 士,火箭軍后勤科學技術研究所
劉文清 院 士,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彭平安 院 士,中國科學院廣州地球化學研究所
洪鐘祥 院 士,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
李宗愷 教 授,南京大學
朱 坦 教 授,南開大學
張遠航 院 士,北京大學
賀克斌 院 士,清華大學
朱利中 院 士,浙江大學
賀 泓 院 士,中國科學院生態環境研究中心
副主任委員:
柴發合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譚欽文 高 工,成都市環境保護科學研究院
委員:
鮑曉峰、陳建民、陳敏東、陳義珍、陳運法、
程水源、范紹佳、馮銀廠、高會旺、胡 敏、
雷 宇、李 紅、李健軍、劉 越、馬永亮、
孟 凡、邵 敏、王 韜、王體健、王自發、
王新明、吳忠標、薛麗坤、張慶華、張慶竹、
鄭君瑜
(以上委員姓氏以拼音為序)
五、會議組織執行委員會
(1)會議執行主席
主任委員:
柴發合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副主任委員:
孟 凡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邵 敏 教 授,暨南大學
胡 敏 教 授,北京大學
陳義珍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鄭君瑜 教 授,暨南大學
馮銀廠 教 授,南開大學
薛麗坤 教 授,山東大學
雷 宇 研究員,生態環境部環境規劃院
馬永亮 副教授,清華大學
劉 越 教 授,浙江大學
李 紅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楊小陽 研究員,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
(2)會議秘書處
陳義珍、趙妤希、郭晴、饒陽、鄧也、汪藝梅
六、聯系方式
會議秘書處
聯系人:饒陽、張超、劉紅光、姚凱、張雪
手 機:15313257493(劉)
中國環境科學學會大氣環境分會
二〇一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