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8月10日,2019年植物表型論壇(煙臺)暨第23屆PhenoTrait論壇在煙臺大學逸夫圖書館報告廳召開。本次論壇由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主辦,由慧諾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和煙臺了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協辦。來自全國16個省和直轄市40多家研究單位的150位代表參加了本次論壇。
上午8:30分,論壇正式拉開帷幕。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院長鄔旭然教授主持了論壇開幕式,慧諾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韓志國博士對論壇做了總體介紹,煙臺大學校黨委常委、副校長王強教授致開幕詞。
論壇開幕式
隨后,在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馬朋濤副教授和山東省農業科學院劉成研究員的主持下,開始學術交流和圓桌論壇。
本次論壇共有8個報告,從傳統育種、分子育種、栽培和植物表型等方面展開了討論。
在傳統育種上,著名小麥育種家、煙臺市農業科學院副院長姜鴻明研究員,和蘋果育種家、煙臺市農業科學院趙玲玲博士,分別以“超高產小麥品種的性狀選擇”和“蘋果良種選育與脫毒苗木工廠化繁育研究”為題做了報告;在分子育種上,山東省農業科學院李根英研究員和煙臺大學馬朋濤副教授分別以“作物基因編輯與表型鑒定”和“小麥抗白粉病基因發掘與突變體分析 ”為題做了報告;在栽培上,煙臺大學陳世華副教授以“藜麥耐逆性與鹽堿地引種栽培研究”為題做了報告;在表型上,慧諾瑞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韓志國博士、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肖永貴副研究員和金秀良研究員分別以“面向未來農業的植物表型和多尺度表型技術”、“小麥高通量基因型和表型鑒定技術的應用基礎研究”和“田間作物表型鑒定技術研究進展與實例”為題做了報告。
圓桌論壇
本次論壇繼“作物育種與精準表型鑒定論壇暨第22屆PhenoTrait論壇”之后,繼續采用了“學術報告+圓桌論壇”的形式,每四個報告為一個session,每個session結束后報告人做到講臺上,在主持人的引領下進行了充分的討論,會場的頭腦風暴非常激烈,碰撞出無數火花。
最后,論壇在煙臺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宋建成教授在閉幕式上總結到“產量、抗性、品質是現代農業育種追求的終極目標。植物表型技術就是從器官、個體到群體水平上高通量、自動化獲取產量、抗性、品質相關性狀的多源集成技術。盡管現有的技術還不夠成熟、不夠完善,但隨著芯片、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多學科交叉融合的逐步完善,我相信植物表型技術會很快成熟,并能夠得到成功的應用”。
本次論壇是專業植物表型論壇——PhenoTrait論壇——的第23次學術活動。
關于PhenoTrait論壇
PhenoTrait論壇定位為一個以植物表型新技術交流、研討為主要內容,一個“80%學術+20%技術”的系列植物表型論壇,論壇邀請國內外知名的研究人員、育種家、發明人和慧諾瑞德一起,就幾個核心主題展開研討。
目前PhenoTrait論壇先后在北京、廣州、石河子、烏魯木齊、青島、上海、南京、杭州、武漢、成都、泰安、石家莊、楊凌、桂林、鄭州、哈爾濱、濟南、煙臺等地舉辦了23次學術活動,吸引到來自全國各個省份的2200多位代表參加。在這23次論壇中,共邀請到72位報告人,合計做學術報告130個。
擴展閱讀
東北農業大學植物表型論壇暨第21屆PhenoTrait論壇圓滿結束
作物育種與精準表型鑒定論壇暨第22屆PhenoTrait論壇圓滿結束
從20x20cm到200x200cm,葉綠素熒光成像技術的前世今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