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簡介]
外泌體是包含了復雜RNA和蛋白質的小膜泡,是細胞間信號傳輸的載體。多種細胞在正常及病理狀態下均可分泌外泌體,它們廣泛存在于血液、唾液、尿液、腦脊液和乳汁等體液中,參與細胞間通訊。近年來,外泌體的研究熱度持續攀升,在2019年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獲批項目中,外泌體研究相關項目的總數突破500個,立項的總金額突破2億元,到了2020年和2021年,外泌體研究相關項目的總數都在2000個左右。但由于外泌體的尺寸(30~200 nm),常規的光學顯微鏡無法對其進行成像分析,因此很少有技術能夠對單個外泌體進行物理表征和蛋白分型。
作為外泌體表征的掌舵者,美國NanoView Biosciences公司推出了全自動外泌體熒光檢測分析系統ExoView系統,采用了SPIRS成像技術,只需要少量樣品即可一次完成外泌體計數、粒徑、蛋白表達、蛋白共定位、亞群分布、內容物的分析以及多色熒光成像。全自動外泌體熒光檢測分析系統ExoView于2021年被引入國內后,便引起了外泌體領域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2021年被生物通評為“2021生命科學創新產品”,目前在國內已近20個實驗室采用該技術,在期刊發表文獻超過150篇。進入2022年,使用ExoView發表的論文出現井噴性增長,短短數月已經發表了近50篇。
本次報告內容豐富,將介紹ExoView應用于外泌體片上無標記磁分離系統、近紫外光誘導免疫原性外泌體的高效產生、與妊娠并發癥和細胞培養相關的細胞外囊泡異質性的相關研究,并結合多篇發表在期刊Lab on a chip、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等上的近期科研成果,深入探討這種技術在外泌體表征方面的前沿進展。
[直播入口]
請掃描下方二維碼進入外泌體分析檢測技術群聊,屆時會在微信群中實時更新直播入口,無需注冊!
掃描上方二維碼,即刻獲取直播鏈接!
[主講人介紹]
阮少波 北京理工大學前沿交叉科學研究院 副教授/特別研究員 博士生導師
師從四川大學華西藥學院高會樂教授、何勤教授,以及University of Florida的Mei He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腦靶向遞藥系統的構建、癌癥免疫療法、基于細胞外泌體的遞藥系統以及生物生成調控。迄今,共發表論文39篇,引用次數超過2800,H因子25。其中,以第一、共一以及通訊作者在J. Extracell. Vesicle, Adv. Funct. Mater., ACS Nano, Nano Lett., Adv. Sci., Biomaterials等雜志上發表SCI論文20篇。是《Chinese Chemical Letters》期刊青年編委、《Exploration》期刊學術編輯。
2022年,阮教授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發表了題為“Light-induced high-efficient cellular production of immune functional extracellular vesicles”的研究文章,該研究團隊開發了一種簡單直接的方法,通過利用近紫外LED燈(365nm)的光感應來促進樹突狀細胞分泌外泌體 (DEV)。體外和體內實驗的結果顯示,近紫外波長不會損害細胞生長,使DEV生產率提高了13倍以上,同時讓DEV保持了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高度免疫性,使其成為理想的治療平臺。在該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ExoView對DEV的免疫性標記物進行檢測,證明光誘導對DEV的免疫標記表達幾乎沒有影響,保證了DEV的高度免疫性。
曾霖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 助理研究員
2013年至2019年于大連海事大學獲得碩士和博士學位,2020年1月入職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從事博士后研究工作,目前為先進院傳感中心助理研究員。從事基于微流控芯片的微納米尺度粒子高效分離純化與定量檢測的工作,在電磁學和微流控技術的結合方面進行了深入研究。目前已發表高水平SCI論文10篇,其中包括2篇中科院一區top期刊封面文章;EI論文6篇。此外,申請人主持1項廣東省基礎與應用基礎研究基金,參與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作為核心成員曾獲遼寧省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大連市技術發明一等獎1項,中國航海學會科學技術一等獎1項;獲評2021年遼寧省優秀博士論文,2021年全國船舶與海洋工程學科優秀博士論文,遼寧省2019屆優秀畢業生,2015年遼寧省優秀碩士論文。
2022年,曾博士在Lab on a Chip發表了題為“Extraction of small extracellular vesicles by labelfree and biocompatible on-chip magnetic separation”的研究文章,該研究團隊基于負磁泳原理構建了一個片上無標記磁分離系統,很好地解決了分離納米生物物質所需的尺寸分辨率要求高和磁性工作溶液生物相容性較低這一矛盾問題。通過使用超低濃度的磁流體即可實現外泌體的高純度和高回收率分選,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工作溶液的生物相容性,保持了外泌體的長期生物活性。在該研究中,ExoView全自動外泌體熒光檢測分析系統對提取的外泌體進行了全面的表征,如蛋白共定位分析及多色熒光成像等。
Rebecca Lim Monash University Associate Professor
Lim博士于University of Western Australia取得博士學位,目前是Monash University的Associate Professor,是Ritchie中心的副主任。她的研究領域主要是干細胞生物學、再生醫學、細胞療法生產和臨床試驗。她近期發表了關于早產兒細胞療法、先兆子癇生物標志物和羊膜上皮細胞外囊泡治療的研究成果。本次報告講介紹ExoView應用于與妊娠并發癥和細胞培養相關的細胞外囊泡異質性的研究,闡述ExoView在遺傳學領域的應用。
[會議日程]
9月22日 | 報告題目 | 主講人 |
14:00-14:30 | 外泌體片上無標記磁分離系統 | 曾霖 |
14:30-15:00 | 近紫外光誘導免疫原性外泌體的高效產生 | 阮少波 |
15:00-15:40 | 與妊娠并發癥和培養條件相關的羊膜上皮細胞衍生的 細胞外囊泡的異質性 |
Rebecca Lim |
[產品介紹]
全自動外泌體熒光檢測分析系統(ExoView R200)簡介
Nanoview所開發的全自動外泌體熒光檢測分析系統(ExoView R200)采用單粒子干涉反射成像傳感器(SP-IRIS)技術,是一款無需純化的全自動的新型外泌體表征設備。該設備能夠提供完整的外泌體表征信息,包括顆粒大小、計數、表型與生物標志物共定位等,提供多層次和全面的外泌體測量解決方案。
[結果展示]
• 外泌體亞群數量統計
• 外泌體粒徑檢測
• 熒光共定位分析
• 單個外泌體成像圖
• 外泌體內容物檢測
[精選案例]
• 研究腦脊液中的外泌體
• 檢測脊髓受傷后的小鼠血液中的外泌體
• 研究腎癌細胞的乏氧檢測
• 研究改造的外泌體
[中國客戶的代表文章]
自2021年2月ExoView被引進中國以來,中國客戶發表的部分高水平文章
☛ 上海大學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發表文章。
☛ 中國科學院深圳技術研究院在《Lab on a Chip》發表文章。
☛ 北京天壇醫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在《Advanced Science》發表文章。
☛ 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肺科醫院、上海思路迪轉化醫學在《Journal of Nanobiotechnology》發表文章。
☛ 山東千佛山醫院在《NANO LETTERS》發表文章
[相關產品]
1、全自動外泌體熒光檢測分析系統
http://www.nkkfm.com/show1equip.asp?equipid=4749471
2.ExoView外泌體全面表征試劑盒-NanoView
http://www.nkkfm.com/show1equip.asp?equipid=4839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