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BC網絡研討會:臨床隊列蛋白質組學助力精準醫療
瀏覽次數:3853 發布日期:2022-9-26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網絡研討會 | 臨床隊列蛋白質組學研究助力精準醫療--特邀報告嘉賓
印彤研究員 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質譜平臺負責人

2019年,
Nature在線發表了“中國人類蛋白質組計劃”的重磅成果——“Proteomics identifies new therapeutic targets of early-stage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科學家首次發現膽固醇代謝途徑重編程與肝細胞癌之間的直接聯系,捕捉到肝細胞癌精準治療的潛在新靶點,為眾多肝癌患者帶來福音。雜志的最后結尾處說,這樣一個實踐表明了一個新時代開啟,這個時代就是蛋白質組學驅動的精準醫學時代。
蛋白質組學是精準醫療研究的核心內容,是良惡性診斷、癌癥早期發展、療效監測、分型和個性化用藥、預后判斷等重要的依托,能夠提供更加可靠、更精確的信息,促進精準醫療行業的發展。值得一提的是,在新冠病毒疫情全球大流行之際,4D蛋白質組學下的隊列新冠患者樣本蛋白質組學研究也為抗擊病毒做出了貢獻。
作為行業內高水平蛋白質組學技術應用平臺的建設者,SBC聯合Bruker將于
9月29日舉辦
“臨床隊列蛋白質組學研究助力精準醫療”網絡研討會,聚焦臨床蛋白組學研究與精準醫學熱點研究,對蛋白研究領域中的前沿熱點問題進行探討,加強信息與資源分享交流。本次會議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質譜平臺負責人印彤研究員為大家分享最新研究進展,答疑解惑。
會議主題:臨床隊列蛋白質組學研究助力精準醫療
會議時間:9月29日14:00-16:15
主辦單位: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布魯克(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會議議程:
14:00-14:45
臨床蛋白組學研究助力重大疾病的精準醫療
印彤 博士,研究員,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國家轉化醫學中心(上海)質譜平臺負責人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白血病發病機制的多組學研究;造血干細胞和微環境的相互作用等。曾獲美國血液病與淋巴瘤協會的Special Fellow Award獎。2015年底作為平臺負責人和課題組長引進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先后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上海市科委浦江人才計劃、上海市教委高峰高原交醫“雙百人”計劃和瑞金醫院廣慈創新技術啟航計劃等項目,在
Nature、
Science、
Blood、
PNAS、
JCI等一流刊物發表第1/通訊作者SCI論文14篇,合計影響因子195.781。
14:45-15:30
4D-蛋白質組學技術助力臨床大隊列研究
1、4D-蛋白質組學原理、特點和優勢
2、4D-蛋白質組學在臨床大隊列研究中的應用代劍波 博士,布魯克.道爾頓中國 蛋白組學應用工程師
2017年于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取得理學博士學位。現任布魯克蛋白組學應用工程師,主要負責4D-蛋白組學技術支持和推廣,具有豐富的血液、細胞和組織蛋白組學數據采集和分析經驗。
15:30-16:15
4D蛋白組技術在生物標志物研究中的應用
1、生物標志物研究背景;
2、蛋白生物標志物研究思路及案例;
3、SBC生物標志物一站式解決方案蔣敏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 服務平臺部產品經理
2013年畢業于中國科學大學生物工程專業,畢業至今一直從事高通量組學技術的運用與推廣工作。目前擔任芯片公司服務平臺產品經理,主要負責基因組,轉錄組,蛋白組,單細胞及空間測序等產品的多組學運用和技術推廣工作。
注冊參會:
點擊“
立即報名”或掃描下方二維碼,報名參會。
3、參與研討會互動,有機會獲得精美禮品:SBC紀念禮盒、《R語言實戰》、U盤等。
關于SBC:
上海生物芯片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8月,公司由上海科技創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中科院上海有關院所、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在上海的國內知名大學、研究所、醫院和企業共同組建而成,經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批準公司建設和運行“生物芯片上海國家工程研究中心”,是我國生物醫藥領域規模最大的生物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之一,是全國生物樣本標準化技術委員會(TC559)、中國醫藥生物技術協會組織生物樣本庫分會(BBCMBA)與中國抗癌協會腫瘤樣本整合研究分會的秘書處與主任委員單位。
通過二十年的建設和發展,公司(中心)確立了以生物樣本庫、基因芯片、高通量測序、蛋白芯片、組織芯片、數字化病理、分子病理與生物信息學為核心平臺的技術創新服務體系,以分子醫學檢測技術和分子診斷產品研發生產為核心競爭力的產業化體系,形成科研和藥物研發技術服務、分子診斷產品研發生產銷售和分子醫學檢驗三大主營業務,公司(中心)具備科研及公共技術平臺服務優勢、成熟的科技成果轉化服務能力、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品牌影響力等強大的自身資源及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