µ-Slide 具有 ibiTreat 微模型化表面,周圍環繞著鈍化ibidi Bioinert 表面
由于表面具有生物惰性,細胞只能附著在有模型的區域,即使在幾天或幾周的長期培養中也是如此
生物惰性表面鈍化——優于標準超低附著 (ULA) 表面:
無細胞或蛋白質粘附
長期穩定性
生物惰性
Bioinert 被鋪在ibidi 聚合物蓋玻片上,在使用高分辨率顯微鏡時,它能提供最高的成像光學質量
微模型不發熒光,在相差顯微鏡下略微可見
可在µ-Slide 8 Well高或µ-Slide VI 0.4上使用
與染色和固定溶液兼容
完全生物相容性材料
也可提供 RGD 結合基序
ibidi µ-Patterning 技術可為各種球狀體和類器官應用提供空間定義的細胞粘附。微型粘附圖案不可逆地打印在ibidi 聚合物蓋玻片的非粘附性生物惰性表面上,從而實現精確控制的細胞粘附。µ-Patterns 干燥穩定、無菌且可隨時使用。ibiTreat µ-patterns 在相差顯微鏡下略微可見,但在熒光顯微鏡下看不見。
微模型多細胞測定應用:
微模型是優化 3D 檢測的強大工具,因為它們可以在狹小空間內提供方便的定位,以便研究每個單獨的球體或類器官。µ-Slides 的平底結構與生物惰性鈍化相結合,具有出色的光學質量,非常適合使用高分辨率熒光顯微鏡進行3D細胞培養檢測。
ibidi近日推出的帶有多細胞微模型的載玻片可用于從細胞懸浮液中創建球體/類器官,使它們直接在模型上形成;蛘,這些載玻片可用于轉移和附著預先形成的球體。此外,多細胞微模型非常適合在定義的幾何形狀中培養 2D 細胞單層。
在 ibiTreat µ-Pattern 上,L929 細胞在 µ-Slide VI 0.4 中靜態培養 23 天,從而形成球狀體。細胞直接接種在 ibiTreat µ-Pattern(未涂層)上,并用層粘連蛋白和膠原蛋白 I 涂層。使用相差顯微鏡上的 4 倍物鏡在第 1 天(左)至第 23 天(右)拍攝圖像,以跟蹤球狀體的形成。比例尺:200 µm。
3D體積掃描的球體(小鼠成纖維細胞L929)生長在ibiTrea層粘連蛋白涂層的微米模型上。細胞核用DAPI染色(紫紅色),F-肌動蛋白用Phalloidin-Atto488 染色(綠色)。用MPX多光子顯微鏡成像(Prospective Instruments, Dornbirn, AT)。
μ-Slide VI 0.4 中 ibiTreat μ-Pattern 上的 L929 細胞單層。接種 25 小時后,使用相差顯微鏡上的 4 倍物鏡拍攝圖像(左圖)以及單個細胞覆蓋點的特寫(右圖)。比例尺:200 µm。
在涂有膠原蛋白 I 的多細胞模型 ibiTreat 上生長的 RCC26(腎細胞癌)細胞的細胞殺傷試驗:添加 T 細胞前(A)、添加 T 細胞 40 分鐘后(B)、添加 T 細胞后 7 小時 40 分鐘(C)和 47 小時 40 分鐘(D)。
廣州科適特科學儀器有限公司是德國ibidi公司在中國區合作伙伴
如果你感興趣請和我們聯系
電話:020-38102730
服務QQ:501747125
郵箱:info@kosterscience.com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體育西路駿匯大廈北塔110 D房
關注微信公眾號及時獲取最新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