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廣州某D公司在多場學術會議、展會、公司產品資料冊及口頭宣講等多種方式、多種場合,不斷的宣稱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恒溫熒光擴增檢測技術產品為該D公司生產的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檢測產品。該D公司的上述行為故意混淆、欺騙用戶。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環介導等溫擴增技術產品為“TB-LAMP”。LAMP®技術及TB-LAMP均為榮研化學株式會社研發與生產,北京藍譜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中國總代理。在WHO 2013年、2014年的國際結核報告都有TB-LAMP產品的評價,并于2016年7月正式推薦TB-LAMP產品為結核病新型診斷技術產品。其中,WHO/HTM/TB/2013.05原文第3頁摘要和WHO/HTM/TB/2016.07推薦報告背景里都明確指出TB-LAMP為“Eiken Chemical Co. in Japan”研發生產,并非該D公司生產產品。
請廣大客戶及消費者,不要相信或購買公司的產品,以免被騙,造成重大損失。
其中,WHO/HTM/TB/2013.05原文第3頁如下:
其中,WHO/HTM/TB/2016.07推薦報告原文13頁背景介紹如下:
此外,WHO/HTM/TB/2013.05報告和WHO/HTM/TB/2016.07報告的封面分別如下:
WHO/HTM/TB/2013.05報告封面 WHO/HTM/TB/2016.07報告封面
該D公司故意混淆、欺騙用戶行為具體如下:
1、該D公司印制的產品彩頁中混淆WHO推薦恒溫擴增技術該公司產品,具體為其記載了“數據來源:WHO/HTM/TB/2013.05”并使用了推薦報告封面,如下所示:
2、該D公司的產品宣傳彩頁中,其注明的參考文獻“WHO/HTM/TB/2014.08”也并非事實
另外,在該D公司產品彩頁中提到的數據來源《Journal of Microbiological Methods》109(2015)74-78數據為該D公司數據結果,該文獻的標題為《Real-time fluorescence 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 (LAMP) for rapid and reliable diagnosis of pulmonary tuberculosis》,在該文獻標題及正文第76頁第2.4小節等多處提到了LAMP®技術產品為該D公司產品,而事實是LAMP®技術實為榮研化學株式會社專利保護技術且并未授權該D公司。
3、該D公司在某學術會議上發表的演講內容也宣稱該D公司產品是WHO 2016年推薦產品,并使用了推薦產品封面。
演講中播放的技術原理也是榮研化學株式會社的LAMP®技術原理,并非該公司技術,榮研化學與藍譜生物也并未授權給該公司。
中山大學某教授也在結核病學術會議上對D公司產品進行過類似演講。
4、榮研化學株式會社與律師事務所已在《中國知識產權報》多次發表聯合聲明,榮研化學株式會社擁有LAMP®技術的中國專利權。對于未經榮研化學許可的情況下擅自實施本專利權的行為,榮研化學將依照專利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規定,通過行政、司法手段追究其法律責任。
2016年6月29日 《中國知識產權報》第8版刊登此聲明
WHO推薦產品事實上是榮研化學的TB-LAMP產品和LAMP®技術相關產品,而廣州D公司在多種場合宣稱WHO推薦產品為其公司的產品,與事實嚴重不符。
北京藍譜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特此聲明:
1、環介導等溫擴增(LAMP®)技術為榮研化學株式會社專利保護技術,授權北京藍譜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使用。
2、LAMP®商標為榮研化學株式會社取得的注冊商標,授權北京藍譜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使用。
3、TB-LAMP為榮研化學株式會社生產的結核分枝桿菌復合群核酸(DNA)檢測試劑盒(LAMP法)產品,授權北京藍譜生物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為中國總代理。
4、該D公司與榮研化學株式會社無任何合作關系。
另外,榮研化學株式會社已經根據目前所擁有的LAMP®技術相關專利權針對該D公司在北京知識產權法院提起了專利侵權訴訟。
榮研化學有關基因擴增方法的中國專利權:
1.“合成核酸的方法”(發明專利號00818262.0)
2.“使用雙鏈核酸為模板擴增核酸的方法”(發明專利號01810370.7)
3.“檢測核酸合成的反應產物的方法”(發明專利號01812204.3)
4.“合成多核苷酸的方法”(發明專利號01819083.9)
5.“有效檢測雙鏈核酸的方法”(發明專利號02815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