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志海達攜手廣州固康引進全新進口維生素D標準化檢測試劑盒,現已在國內獲得CFDA注冊證全面上市,適用于廣大臨床科室和科研用戶使用,
臨床意義
標準化讓實驗室測量值與參考測量程序(RMP)測量的“真實”值對齊。
標準化同步各種實驗試劑盒和方法的結果,從而提高疾病診治及預防的水平。
當前內分泌研究領域
對維生素D缺乏的濃度存在眾多的討論,科學家們尚未對臨界值形成普遍共識。
各種指南,出于不同的目的,對25(OH)D臨界值的定義是有沖突的。例如,美國內分泌學會為臨床醫生提供的指南,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病人的健康狀況,而美國藥物研究院則是為正常人群提供建議,詳見下表。
盡管在適宜的25(OH)D臨界點方面未有共識,但眾多國際知名機構認為基于健康的參考值應優先考慮。
維生素D缺乏相關疾病的診斷和管理的循證指南需要結合不同研究中的數據判讀和流行病學研究所采用的不同分析方法。
眾多機構和科學家們均認同25(OH)D檢測的標準化是必要的,可克服這些問題。當然,這要求25(OH)D檢測須實現足夠的精確,并對時間、地點和方法學進行校準。
維生素D標準化
美國標準化研究院(NIST)提供兩種用于25(OH)D的標準參考材料(SRMs)7:
•SRM 2972:25(OH)D2和D3校準方案,適用于液相色譜-串聯質譜法(LCMS/MS)或高效液相色譜法(HPLC)程序。
•SRM 972a: 凍干人血清, 4個水平, 適用于免疫檢測。
不同時期的試劑、校準品和分析方法可導致檢測精確度和其他重要參數的變化。因此持續執行標準化程序非常重要,從而確保時間跨度的檢測精確性和可靠性8 。
•維生素D標準化項目(VDSP)于2010年推出,旨在推動25(OH)D濃度檢測精確度和可比性(跨越時間、區域和實驗室程序),從而提升全球臨床實踐和公眾健康9。
VDSP基于全球努力實施,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膳食補充辦公室、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和預防中心(CDC)、國家環境健康中心(NCEH)、國家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和比利時根特大學藥物學系分析化學實驗室聯合推出,旨在根據參考測量程序(RMP)ID-LCMS/MS標準化國民健康調查中的25(OH)D檢測濃度。
•在標準化國民健康調查中評估25(OH)D檢測濃度的差異。
•擴大國民調查中標準化服務,包括制造商、臨床和科研實驗室。
•促進維生素D代謝物狀態的標準化。
•促使標準化數據應用于病人關懷和公眾健康活動。
產品優勢
1.確保病人結果(通過維生素D標準化認證,RMP)
2.結果溯源至美國標準技術研究院(NIST)
3.卓越的穩定性可靠性, 即用型標準品質控品
4.高靈敏度和精確度
5.無放射性污染,樣本量少
6.同時檢測D3和D2,全面反映人體維生素D水平
7.同時檢測3-epi-25(OH)D3 和Paricalcit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