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2日,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聯合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舉辦的以“ 營養 · 健康 · 新生命 ”為主題的科技與產業學術“零距離”系列創新論壇第二期【腫瘤與微環境】論壇圓滿結束。本次會議圍繞腫瘤與微環境學術研究進展進行深入的交流與探討,吸引了線上線下兩千余人參會。
本次論壇邀請到了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孔祥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尹慧勇研究員、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學信息中心毛開云副研究員為大家分享腫瘤與微環境的研究進展,探索腫瘤微環境研究在臨床治療診斷中的轉化應用。
會議伊始,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科技服務事業部總經理李朋朋先生作為本次會議的主持人對本次論壇及各位演講嘉賓進行了介紹,對蒞臨會場的各位領導、專家和嘉賓表示誠摯的歡迎。此次創新論壇系列活動以“營養 · 健康 · 新生命”為主題,主要是為了展示我國營養、健康研究的成果和進展,促進營養、健康產學研深度融合和發展,探討大隊列與營養健康發展研討、腫瘤與微環境、代謝組學與營養慢病、大數據與標志物發現等熱點話題。
李朋朋總經理主持論壇
隨后,上海市免疫學研究所所長蘇冰教授帶來了《Crosstalk between the MAPK and WNT signals in stromal cells and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s》主題報告。蘇冰教授深度講解了研究團隊關于MEKK3在炎癥性腸病領域中的研究思路及成果,系統地揭示了MRISC細胞在腸道炎癥和損傷過程中通過特異調控腸道干細胞微環境的Rspo1-WNT信號參與腸道上皮組織損傷修復的作用和機理,為腸道修復和再生及疾病臨床治療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蘇冰教授發表主題演講
接著,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孔祥銀研究員進行了主題為《腫瘤治療性疫苗》的前沿報告。孔祥銀研究員從“疫苗”出發,介紹了腫瘤新抗原的特點及其臨床應用,強調了目前腫瘤新抗原所面臨的挑戰——腫瘤新抗原預測,對腫瘤新抗原的選擇進行了詳細的闡述,并為大家分享了腫瘤疫苗相關技術的創新成果。
孔祥銀研究員發表主題演講
緊接著,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尹慧勇研究員在線上做《Metabolomics and Metabolic Diseases》主題報告。尹慧勇研究員分享了研究團隊在痛風與高尿酸血癥、心血管疾病、腫瘤代謝等領域的研究成果,細致的展示了代謝組學、代謝流等技術在精準醫學尤其是代謝流疾病及腫瘤領域的應用。
尹慧勇研究員線上發表主題演講
隨后,中國科學院上海營養與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學信息中心毛開云副研究員圍繞《細胞治療從科技創新到產業發展》主題進行了詳細的闡述。毛開云副研究員從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角度,深入淺出地講解了細胞治療的研究、發展現狀及應用,強調了細胞治療發展的關鍵因素:技術突破、臨床需求、政策支持及市場定價;最后她介紹了細胞治療創新鏈和產業鏈相互滲透高度融合的發展趨勢、企業自建平臺與通用型細胞制備平臺相結合模式的發展前景,并表示細胞治療在成本與定價問題還需要逐步解決。
毛開云副研究員發表主題演講
隨后,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單細胞線產品經理羅克燦博士帶來了《單細胞和空間多組學在細胞免疫治療中的應用》技術報告。羅克燦博士從目前細胞免疫治療面臨諸多挑戰出發,通過解析多篇文章案例介紹了單細胞和空間多組學技術在免疫治療研究中的應用。最后介紹了中科新生命的單細胞多組學和空間多組學的完整技術服務平臺,表達了對單細胞及空間多組學在細胞免疫應用、體內體外藥物研究、臨床檢測等領域創新賦能的展望。
羅克燦博士發表主題演講
最后,蘇冰教授、孔祥銀研究員、尹慧勇研究員、毛開云副研究員、李朋朋總經理以及羅克燦博士展開了以【探索腫瘤微環境研究在臨床治療診斷中的轉化應用】為議題的圓桌論壇交流,共同探討了腫瘤微環境研究或轉化中的技術動力、腫瘤微環境研究在臨床治療診斷中的作用等熱點問題,干貨滿滿,引人深思。
圓桌論壇熱點討論
此次【腫瘤與微環境】論壇匯聚了眾多領域大咖,深入探討了細胞信號轉導研究、腫瘤新抗原、代謝組學技術在腫瘤領域的應用、細胞治療創新發展、單細胞及空間多組學新技術等話題,促進了各研究領域的交流與合作,助力推動腫瘤與微環境研究結果的轉化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