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技術是把生物、化學、醫學分析過程的樣品制備、反應、分離、檢測等基本操作單元集成到一塊微米尺度的芯片上,自動完成分析全過程。微流控分析是微型全分析系統的主要組成部分,而將化學分析的多種功能集成在郵票大小的芯片上的微流控芯片是當前最活躍的發展前沿,代表著21世紀分析儀器走向微型化、集成化的發展方向,已成為國內外許多著名實驗室的奮斗目標。
微流控芯片則是90年代初、中期主要在分析化學領域發展起來的,它以分析化學為基礎,以微機電加工技術為依托的,它以分析化學為基礎,以微機電加工技術為依托,以微管道網路為結構特征,以生命科學為主要應用對象,是當前微型全分析系統領域發展的重點。它的目標是把整個化驗室的功能,包括采樣、稀釋、加試劑、反應、分離、檢測等集成在微芯片上,且可多次使用,因此較生物芯片有更廣泛的適用性及應用前景。
微流控芯片當前無論在基礎研究還是產品開發方面國際化的競爭都日趨白熱化。參與競爭的既有世界名牌大學和研究所,也有世界最大的分析儀器廠家。然而目前在微流控芯片各方面都領先的美國也僅在90年代中期才有較大投入,起步時間都還不久。
時至今日,微流控芯片發展越來越成熟,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
微流控在提高分析效率、節約樣品量以及在解決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上都存在很多優勢。由于微流控技術是技術密集型的新興領域,涉及到很多交叉學科,它的發展同樣也存在著各種挑戰(即“瓶頸”)。
微流控芯片的優勢
1、液體流動可控
2、消耗試樣和試劑極少;
3、分析過程自動化;
4、分析速度大幅提高;
5、成本低、高通量、易于集成化;
微流控芯片的挑戰(瓶頸)
1、發展依賴度高
2、系統操作復雜;
3、相關研究薄弱;
4、對技術人員要求高;
5、制作工藝局限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