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示掃描熒光法DSF的介紹及其在蛋白質穩定性篩選等方面的應用
瀏覽次數:1094 發布日期:2025-1-22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前言
蛋白質涉及生理的方方面面,要正確地發揮其作用,它們需要以特定的方式折疊。這些大分子的結構和穩定性是保持其活性和功能的重要因素。保持蛋白質結構的穩定狀態對于藥物開發、給藥和基礎研究至關重要。蛋白質的結構穩定性與環境條件和緩沖液配方直接相關,不同蛋白質的環境條件和緩沖液配方各不相同。這些因素與蛋白質結構和氨基酸序列有關,決定了蛋白質的緊密程度以及等電點(pI)等。此后,這些參數通過定義最佳pH值、離子和溫度來確定最佳儲存條件。
應研究蛋白質在不同條件和不同添加劑下的結構,以便深入了解其功能并優化條件。這對生物制劑尤為重要。蛋白質工程有助于蛋白質治療,根據分子類型進行分類,其中規模最大、增長最快的是抗體藥物。在這一類蛋白質中,單克隆抗體(mAbs)正受到各大制藥和生物技術公司的關注。大多數mAb多肽鏈可以折疊成特定形狀,這對蛋白質的功能性和穩定性至關重要。保持和提供形狀正確的mAb是制藥研發部門的主要重點之一,這不僅與蛋白質的穩定性有關,還與蛋白質的聚集傾向有關。
差示掃描熒光法(DSF)介紹
差示掃描熒光法(Differential Scanning Fluorimetry,DSF),又稱熱遷移分析(Thermal Shift Assay,TSA)或ThermoFluor,是一種成本效益高、可并行化、實用且易于使用的生物物理技術(圖1)。因此,它被廣泛用作跟蹤蛋白質折疊狀態和穩定性以及相互作用等研究。傳統的DSF使用實時熒光定量PCR儀,通過測量優先與未折疊蛋白質結合的染料(如SYPRO Orange,它與蛋白質因折疊而暴露的疏水區域結合)的熒光變化來監測熱誘導的蛋白質變性。該實驗也被稱為蛋白質熱遷移分析,因為在加入穩定或不穩定的結合配體或緩沖成分后,可以測量表觀熔解溫度(Tm)的變化。在有特定化合物或配體結合的情況下,蛋白穩定性的上升,表現為熔解溫度的上升。


圖1:使用外部熒光染料的典型蛋白質熱穩定性分析數據。(A) 溫度的升高將蛋白質推向未折疊狀態,50%的蛋白質樣品處于折疊狀態和50%處于未折疊狀態的溫度被定義為熔解溫度(Tm),對應的熒光強度達到最大熒光值的一半;隨著溫度進一步升高,蛋白質最終聚集而使染料解離,熒光強度降低。(B) 為提高可視化程度,還可將數據繪制成熒光曲線(dF/dT)與溫度的對比斜率圖。Tm顯示為一個峰值,ΔTm可以通過配體結合蛋白(紅色)和非結合蛋白(黑色)的峰值之間的距離得到。
與大多數其他方法相比,DSF的速度很快(20-120分鐘)。它還可用于多種用途,例如,確定純化重組蛋白的穩定條件、添加劑和小分子配體以及輔助因子。收集到的數據可直接用于研究蛋白質的特性,也可用于指示有利的結晶或儲存條件,或幫助確定功能。DSF的高通量特性允許通過對各種溶液條件(如緩沖液特性、溶液pH值和離子強度)進行稀疏基質篩選,快速發現蛋白質穩定溶液。通常,DSF檢測在96孔板或384孔板中以20 µL的體積進行,最終體積中含有5-10 µM的蛋白質。鑒于這些優點,DSF被廣泛應用于學術界、政府和工業界的實驗室。
差示掃描熒光法(DSF)應用
蛋白質穩定性篩選
▪ 改進蛋白質預處理(緩沖液pH值、鹽、輔料、添加劑)
▪ 分析結晶條件
▪ 蛋白質配方和儲存緩沖液優化
▪ 突變或修飾對蛋白質穩定性的影響
▪ 蛋白質制備質量控制(是否存在雜質或聚集蛋白質)
高通量配體篩選
▪ 小分子和片段庫篩選
▪ 抗體-靶標特異性
▪ 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
▪ 抑制劑結合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刪
QX系列實時熒光定量PCR系統
QX系列實時熒光定量PCR系統,采用先進的雙PID算法和溫控技術,結合免維護光學系統和靈活的連接操控方式。這不僅提供了更快的升降溫速度,同時還帶來了更好的溫控精準度和均一性,以確保您實驗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配合業界領先的熒光定量PCR數據處理軟件,QX系列將熒光信號處理、專業的數據計算方法、嚴謹的統計學分析功能整合為一站式解決方案,從核酸到蛋白研究,滿足探索各種科學問題的實驗需要,重新定義了科研級熒光定量PCR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