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的研究人員采用MC-100葉綠素儀,輔助研究作物生長周期中礦質氮形態的釋放狀況,進而制定合理的施肥策略。他們通過對盆栽作物施加不同種類的有機肥料來展開研究。該項研究成果刊載在《Biological Agriculture & Horticulture》雜志上。
近年來,市場對有機農產品的需求持續攀升。而若要讓植物達到最佳的生長狀態,就必須在其生長周期的各個階段為其供給適量的養分。根據一項調查顯示,許多種植者對于轉向有機生產心存猶豫,這是因為僅依靠有機來源的養分時,要精準提供合適的養分頗具挑戰。瑞典研究人員利用量子傳感器記錄溫室內部的自然輻射情況,同時使用 MC-100 葉綠素儀測量葉綠素濃度。研究人員發現,幾乎所有的有機養分處理方式都能夠培育出質量達標的植株。研究結果表明,在作物生長過程中,即便不進行額外施肥,也有種植出生長周期為 7 至 8 周的盆栽有機作物的可能性。
文中的圖表展示了盆栽天竺葵(左)和羅勒(右)在一個生產周期內,從土壤中通過滲漏收集器采集的樣本里硝酸鹽(上)和銨鹽(下)的濃度情況。研究采用了兩種不同的有機施肥策略(Enslow+ blood meal; poultry manure),并設置了一種礦質肥料處理(控釋肥料)作為對照。誤差線代表標準差。數據點上方標注的星號(*)表示該數據在統計學上存在顯著差異(p<0.05),樣本數量 n=3
關于MC-100葉綠素儀
MC-100葉綠素儀用于準確測量葉綠素含量,默認輸出單位為μmol chlorophyll·m-2,這消除了葉綠素含量濃度相對指數的問題。當然,也可選擇輸出葉綠素相對含量值SPAD或CCI。儀器無損測量,測量面積約64mm-2(直徑9mm的圓),內存大,可存儲160000次測量數據,內置G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