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動物離體微血管張力測定系統是一種用于離體血管、平滑肌等張力測定的儀器,主要用于測量直徑 0.2-10 mm 范圍離體血管收縮與舒張過程中的張力變化,特別是直徑 0.2-10 mm 范圍內的離體微小血管收縮與舒張的張力變化,可用于組織水平離體血管功能研究。
一、系統原理
壓力傳感器的應用:通過壓力傳感器來感知和測量微血管受到的壓力變化,從而得出微血管張力的數值。
恒溫控制:為了保持實驗環境的穩定,系統會進行恒溫控制,以減少溫度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數據采集與分析:能夠實時采集微血管張力的變化數據,并進行分析和處理,包括計算張力的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峰峰值等,還可以繪制張力變化曲線,以便更直觀地觀察微血管張力的變化趨勢。
二、系統組成
浴槽系統:用于容納離體微血管樣本,并提供適宜的環境條件,如溫度、濕度等。
張力傳感器:用于測量微血管樣本的張力變化,并將其轉換為電信號。
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用于采集和處理張力傳感器輸出的電信號,并將其轉換為數字信號,以便進行分析和處理。
控制系統:用于控制浴槽系統的溫度、濕度等環境條件,以及控制數據采集與處理系統的工作狀態。
三、系統功能
研究血管生理特性:可以用于評估微血管在不同刺激下的收縮和舒張能力,了解血管的正常生理反應機制。例如,可以通過給予不同的藥物或刺激,觀察微血管張力的變化,從而研究血管的調節機制。
藥物篩選和評估:測試新藥物對微血管張力的影響,為藥物研發提供重要數據,判斷藥物是否具有潛在的血管調節作用。例如,可以通過給予不同濃度的藥物,觀察微血管張力的變化,從而評估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
疾病機制研究:有助于探究某些疾病(如高血壓、糖尿病血管病變等)發生時微血管張力的變化,從而揭示疾病的病理生理過程。例如,可以通過比較正常人和患者的微血管張力變化,從而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過程。
四、應用領域
1. 血管平滑肌、內皮細胞基礎生理學功能研究:包括血管平滑肌功能、血管內皮功能、長度 - 緊張度關系、管壁張力及形態學分析等。
2. 內皮舒張因子(NO,H2S)等,神經遞質及離子通道研究:例如,可以通過給予不同的內皮舒張因子或神經遞質,觀察微血管張力的變化,從而研究其作用機制。
3. 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糖尿病、代謝紊亂、衰老等心血管疾病的病理生理學機制研究:例如,可以通過比較正常人和患者的微血管張力變化,從而研究疾病的發病機制和病理生理過程。
4. 血管活性藥物篩選、量效曲線、測量藥理學作用機制研究:例如,可以通過給予不同濃度的血管活性藥物,觀察微血管張力的變化,從而評估藥物的療效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