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治療癌癥的“自然殺傷”細胞的表觀遺傳學開關
瀏覽次數:1737 發布日期:2013-12-26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自然殺傷細胞是免疫系統中的即時殺手,能夠即時殺滅外來侵入物和癌細胞。盡管科學家就如何利用這些細胞的潛在能力所開展研究已經有三十多年,但對這些自然殺傷細胞是如何從非免疫細胞轉化而來的這個問題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目前,研究者發現了一種酶,能夠利用一種外遺傳途徑(一種能夠修改細胞中DNA的讀取方式,而不改變其基因藍圖)來促進自然殺傷細胞的生長及其功能的形成。
自然殺傷細胞可能有助于癌癥的免疫治療。這些免疫系統衛士時刻都在履行其警戒的職責,因此,人們認為它們能夠消除那些偶遇的且經常躲過化療的腫瘤細胞。目前,正在進行的二十幾項旨在提高自然殺傷細胞應對癌癥的能力的臨床試驗正在進行中。
然而,正在開發的這類藥物當中,沒有一種采用外遺傳途徑。根據今天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一份研究報告,這種情況也許是個錯誤。來自洛杉磯的南加州大學-諾里斯綜合癌癥中心的一個由陳思毅(Si-Yi Chen)帶領的團隊的研究表明,酶MYSM1(代表 Myb-like, SWIRM 和 MPN 結構域蛋白 1)控制了自然殺傷細胞通過表觀遺傳變異達到成熟的最后步驟。他們認為,這種酶水平的提高將有助于通過增加成熟自然殺傷細胞的數量來與癌細胞作斗爭。
來自北得克薩斯大學健康科學中心的癌癥免疫學家普魯諾羅爾·馬修(Porunelloor Mathew)說:“這對我們理解自然殺傷細胞的發育非常重要”。他本人并未參加這項研究。
一種使腫瘤細胞自毀的新型癌癥治療方法
一種新型化療藥物將其目標指向癌細胞的組織結構,可導致所有類型的惡性腫瘤自我毀滅。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萬靈抗癌新藥。這種藥名為TR100,該藥的原理是摧毀構成癌細胞結構的蛋白質而不會對健康細胞造成任何損害。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對老鼠進行了試驗,研究結果發表在本月的“癌癥研究”期刊上。
就像一棟建筑物,細胞要保持其形狀就必須有一定的支撐結構。兩種分別稱為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的蛋白質為癌細胞提供結構支持;它們就像一些較長的結實且互鎖的線纜。
健康的人體肌肉細胞,包括構成心臟的細胞也利用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由于這個原因,多數研究人員已經放棄了將肌動蛋白和肌球蛋白作為化療的目標,針對這些蛋白質的藥物的開發在過去的25年中幾乎停滯不前。
然而,國際肌球蛋白專家Dr. 彼得﹒岡寧(Peter Gunning)始終在不斷推進這項研究,而目前,他的研究已取得一些成果。他和其他研究人員已經能夠分離兩種特定類型的肌球蛋白,稱為原肌球蛋白。只有癌細胞需要利用這些蛋白,而健康的肌肉細胞并不需要它們。他與本論文的首席作者賈斯汀·史丹(Justine Stehn)共同開發了TR100這種藥物。
程序性細胞死亡:致使腫瘤發生內爆
“我們已經對癌細胞的內部構架或結構的核心組件進行了跟蹤,”一位來自新南威爾士大學 醫療科學系,腫瘤學研究室的研究人員史丹(Stehn),在一次健康熱線的專訪中說道,“當細胞察覺到其構架出現重大錯誤時,它將會出現程序性細胞死亡的情況。”
程序性細胞死亡是一種遺傳性定時炸彈,潛伏在每個人體細胞中。 如果細胞被損壞、被感染或運轉失常,人體能夠對它發出自毀信號。“它就像我們看到的大樓坍塌那樣”,史丹(Stehn)說,“如果一個大樓的結構和支架被移除,它就會自己坍塌。”程序性死亡導致細胞自身分裂成為小塊的碎片,這些碎片能夠被其它細胞所吸收、回收并重新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