滲濾液分析
瀏覽次數:1393 發布日期:2014-8-23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滲濾液分析
滲濾液主要來源于生活垃圾填埋場,在填埋初期,由于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流入、雨水的滲入及垃圾本身的分解會產生大量的污水,該污水稱為垃圾滲濾液。由于滲濾液中的水主要來源于垃圾自身和降水,因此滲濾液的產生量與垃圾的堆放時間有關,在生活垃圾的三大主要處置方法中,滲濾液是填埋處置中最主要的污染源。合理的堆肥處置一般不會產生滲濾液,熱解和氣化也不產生,只有露天堆肥、裸露堆物,以及垃圾中轉站可能產生。
1、滲濾液的特性
滲濾液的特性取決于它的組成和濃度。由于不同國家、不同地區、不同季節的生活垃圾組分變化很大,并且隨著填埋時間的不同,滲濾液組分和濃度也會變化。因此它的特點是:
(1)成分的不穩定性:主要取決于垃圾組成。
(2)濃度的可變性:主要取決于填埋時間。
(3)組成的特殊性:垃圾中存在的物質在滲濾液中不一定存在;一般廢水中含有的污染物在滲濾液中不一定有,例如:油類、氰化物、鉻和汞等,這些特點影響著監測項目。
(4)滲濾液是不同于生活污水的特殊污水。例如:在一般生活污水中,有機物主要是蛋白質(質量分數40%~60%)、糖類(質量分數25%~50%),以及脂肪、油類(質量分數10%)。但在滲濾液中幾乎不含油類,因為生活垃圾具有吸收和保持油類的能力;氰化物是地表水監測中的必測項目,但在填埋處理的生活垃圾中,各種氰化物轉化為氫氰酸,并生成復雜的氰化物,以致在滲濾液中很少測到氰化物的存在;金屬鉻在填埋場內,因有機物的存在被還原為三價鉻,從而在中性條件下被沉淀為不溶性的氫氧化物,所以在滲濾液中不易測到金屬鉻;汞則在填埋場的厭氧條件下生成不溶性的硫化物而被截留。因此滲濾液中幾乎不含上述物質。
2、滲濾液的分析項目
滲濾液的分析項目在各種資料上大體相近,我國根據實際情況,提出了滲濾液理化分析和細菌學檢驗方法,內容包括:色度、總固體物、溶解固體物與總懸浮物、硫酸鹽、氨氮、凱氏氮、氯化物、總磷、pH、BOD、COD、鉀、鈉、細菌總數、總大腸菌群等。測定方法基本上參照水質測定方法,并根據滲濾液特點做一些變動。至于垃圾堆場周圍滋生的蒼蠅、蚊子等各種有害生物,測定蠅類滋生密度是一項代表性指標。
本文由影諾儀器整理編輯
更多信息請關注固體廢棄物毒性浸出設備
htt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