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品的泄漏處理
化學品的泄漏對實驗室用戶來說是很危險的。在發生化學品泄漏事故時,必須嚴格執行應急預案。預案指導原則是必須能夠提供有關如何遏制化學品泄漏和適當消毒程序的解決方案。
實驗室發生化學品泄漏時需遵循以下這些安全措施:
處理程序
1報警
事故現場 — 無論何人何時發現化學品存儲容器或裝置發生大量泄漏、著火、爆炸事故,應立即通知保安人員、當值班長或上級領導,保安或當值班長在接到報警后應立即前往事故現場查看同時通知安全專員,在安全專員不能及時到場的情況下,當值班長為主要安全專員并在時間判斷是否需要啟動報警電鈴,報警電鈴一啟動應立即根據應急預案流程開展應急處理。
2泄漏處理
2.1小量泄漏:
如發現小量的稀釋劑、油墨等液體化學品容器發生泄漏或在使用和運輸過程中不慎泄漏,設備因檢修或故障發生漏液等情況,則應及時通知相關崗位人員、當值班長或安全專員,相關崗位人員在做應急處理時盡可能將溢漏液體收集在專用的容器內,準備好相應的吸水材料(如干凈的抹布、海綿、沙土等),待大部分泄漏積液回裝容器后,立即用沙土或其它吸水材料吸收殘液,防止化學液體流入土壤或排水管道,此類泄漏事故無需啟動報警電鈴。
如發現小量的固體化學類原材料散落(如:乙烯類原材料)則應及時通知相關崗位人員、當值班長或安全專員,相關崗位人員應及時回裝散落的原材料,并清理清潔地面,盡可能的減少殘留物質留存土壤或進入排水管道,此類泄漏事故無需啟動報警電鈴。
2.2大量泄漏:
如在危險品存放處發現大量液體化學品泄漏(比如:危險品倉庫和生產車間臨時存放點有多桶稀釋劑或油墨等化學品發生泄漏,危廢倉庫廢液容器發生大量泄漏等)則應及時通知保安、當值班長和安全專員,安全專員判斷是否需要啟動報警電鈴,若發生火災或爆炸的可能性較小的情況下,應竭力開展應急處理措施,如危廢倉庫的廢液容器發生泄漏,首先應疏散臨近的其他人員,采取隔離措施防止不知情人員進入,然后用海綿或抹布盡量覆蓋泄漏區域和泄漏口,降低廢液揮發可能引起的火災概率,同時根據泄漏口的大小及其形狀,準備好相應的堵漏材料(如軟木塞、橡皮塞、粘合劑等),堵漏工作就緒后,立即用堵漏材料堵漏,泄漏在消防堤內的大量積液應用防爆泵轉移至其他專用廢液器內。此類事故若發生火災和爆炸的可能性較小或泄漏化學品的揮發氣味能有效散發,則不需要啟動報警電鈴,反之則必須啟動報警電鈴,開展應急預案處理流程。
3著火或爆炸處理
3.1小量著火:
立即組織臨近人員采用滅火器滅火(注:公司現有的滅火器多為干粉滅火器,可用于一般性的火災,包括油類、電氣類),滅火后,確認不再復燃,立即采取小量泄漏處理方法處理。
3.2大量著火(火災)或爆炸:
立即啟動報警電鈴,并開展此應急預案處理流程。
4緊急疏散
4.1當泄漏事故可能對公司內、外人員構成威脅時,由指揮部負責治安和交通指揮,對事故救援無關人員及可能威脅到附近居民以及相鄰的危險化學品進行緊急疏散。
4.2應急疏散組通知各崗位人員迅速撤離,撤離時應對人員進行清點,若有未撤離的人員,應做好防護后到現場作搜尋。
4.3非事故現場人員的疏散,由應急指揮組下達疏散撤離的指令,按指定的路線進行撤離。
4.4周邊區域單位、居民人員疏散,由公司應急救援疏散組人員通知周邊區域各單位、各村莊及公司生活區居民按指示的路線進行疏散。
4.5應急救援人員的撤離,公司應急救援人員在發現事故現場出現危險狀況時(如貯罐將要爆炸等),應由現場指揮部下達緊急撤離命令,撤離到指定的區域,同時要將撤離的報告馬上報告到公司應急救援指揮部。
4.6緊急疏散時應主意:
4.6.1應向上風方向轉移,明確專人引導和護送疏散人員到安全區,并在疏散或撤離的路線上設立哨位,指明方向。
4.6.2不要在低洼處滯留。
4.6.3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區與著火區。
4.6.4疏散時,被疏散人員嚴禁駕駛車輛及騎摩托車。
5搶險、救援及控制措施
5.1搶險、救援,為確保事故傷害不擴大化,搶險救援人員,必須按規定戴好呼吸器、穿好防護服,所使用的工具為防爆工具,在搶險救援時,不得獨自行動,作業時嚴格執行公司的安全管理規定,并高度警覺,服從現場救援指揮部的指令。
5.2 應急救援隊伍的調度由現場救援指揮部統一領導、指揮。
5.3為防止事故擴大,應加大噴灑水量,增大沙土、等吸收入殘液的物質使用量,同時將情況上報區主管部門請求增援,事故擴大后,根據實際情況重新核定危險濃度區,并相應調整疏散人員的范圍。
6需要應急救援器材
6.1滅火器材:4kg干粉滅火器341只、2kg干粉滅火器40個、二氧化碳滅火器8只、手推式二氧化碳1只、室內消火栓38處,室外消火栓3處
6.2防護器材:防毒面具7套、備用防毒口罩20只
7受傷人員的救治
7.1事故現場出現人員受傷,由義務消防隊搶救組人員按受傷情況進行分類搶救,現場搶救后,重者立即送市人民醫院治療。
7.2現場救治方法
7.2.1皮膚接觸:立即脫去污染衣著,用肥皂水及大量清水徹底沖洗皮膚。
7.2.2眼睛接觸:立即翻開上下眼瞼,用流動清水或生理鹽水沖洗至少15min,就醫。
7.2.3吸入:迅速脫離現場至空氣新鮮處,保持呼吸道通暢,如呼吸及心臟停止,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心臟按摩術。就醫。
8現場保護和洗消
8.1現場保護
由應急指揮組負責,公司應急救援的消防隊到達現場后,負責現場的保護工作,以便調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為預防和制定防護措施提供手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