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汁酸對腸道菌群的保護作用與代謝參與
瀏覽次數:1708 發布日期:2020-6-23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膽汁酸主要存在于腸肝循環系統并通過再循環起一定的保護作用。只有一少部分膽汁酸進入外圍循環。促進膽汁酸腸肝循環的動力是肝細胞的轉運系統---吸收膽汁酸并將其分泌入膽汁、縮膽囊素誘導的膽囊收縮、小腸的推進蠕動,回腸黏膜的主動運輸及血液向門靜脈的流入。
膽汁酸對腸道健康的好處:
一、“膽汁酸”做為腸粘膜化學屏障:
1、具有清除內毒素的功能①膽汁酸在體外對內毒素脂多糖具有直接作用,可改變大腸桿菌內毒素,將內毒素分解成無毒性的亞單位或形成微聚物,防止毒素及有害物質的吸收,在腸道內起到清潔作用 ②膽汁酸可通過與內毒素的結合而阻止其從腸道吸收入門靜脈。
2、保護腸粘膜的機械屏障。膽汁酸對腸粘膜營養作用的缺失,導致腸粘膜厚度、絨毛的密度顯著減少,腸粘膜細胞有絲分裂減少,增生受到抑制,粘膜上皮細胞的緊密連接蛋白斷裂。
3、調節免疫屏障。膽汁酸的缺少,導致腸粘膜B淋巴細胞凋亡基因Fas表達增加:下調(CD4+T和CD8+T)淋巴細胞和細胞黏附因子-1在粘膜固有層(基膜)的表達,影響淋巴細胞的歸巢現象,導致由膽汁進入腸道的lgA減少,資料報道:腸道內的slgA水平下降90%。
二、“膽汁酸”在腸道內的抗菌抑菌作用:
①鵝脫氧膽酸(CDCA)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具有明顯的抑制作用②牛磺酸結合的膽汁酸,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革蘭氏陽性菌有強烈的抑制作用③膽酸(CA)對于胃腸道革蘭氏陰性菌的生長具有抑制作用。研究證明:梗阻性黃疸的小鼠腸道革蘭氏陰性菌的數量增加近100倍④脫氧膽酸(DCA)可以破壞細菌的細胞膜,使細胞完整性受損,進而抑制細菌的生長,甚至造成細菌細胞死亡。人類醫學研究證明:肝病變時,膽汁酸合成受阻,可以看到腸道內細菌過度生長、腸粘膜的通透性增加和腸粘膜免疫損傷等現象。
三、“膽汁酸”與“腸道菌群”的互作關系:
① 膽汁酸是G蛋白偶聯膽汁酸受體(TGR5)、核激素受體—法尼醇X受體(FXR)及維X受體(RXR)的配體;FXR 既是膽汁酸核受體,在維持正常脂類代謝和控制炎癥反應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②腸道菌群可將肝臟合成的膽汁酸代謝生成非結合膽汁酸及次級膽汁酸,促進膽汁酸受體FXR、RXR、TGR5的活化;
③ 膽汁酸可調節腸道菌群的組成,而腸道菌群可調節膽汁酸庫的容量及組成;
④ 破壞膽汁酸-菌群互作可促進炎癥及胃腸道疾病表型;
⑤ 腸道菌群通過FXR、RXR、TGR5調節膽汁酸代謝,并且參與有關膽汁酸合成、代謝和重吸收的基因表達;膽汁酸在脂質平衡、碳水化合物代謝、胰島素敏感性及先天性免疫中發揮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