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物研發過程通常是漫長的,風險高且花費巨大。一種新藥從發現到臨床試驗再到批準上市,通常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此外,每年開發的許多候選藥物中,只有很少一部分能夠最終進入臨床試驗,并獲得監管機構的批準。識別和分離一個治療靶點,并表征其性質及靶向相互作用,需要多種工藝和表征技術,這些工藝和表征技術的局限性又往往導致了漫長的開發時間表。為實時分析和高通量性能而設計Octet互作分析系統能夠大幅縮短研發時間,簡化了最佳候選藥物的選擇流程,為下游開發的成功提供了理想機會。
請下載并閱讀賽多利斯公司最新推出的《非標記技術在藥物早期發現中的應用》電子書。
掃二維碼下載查看全文
有人又會覺得陳老濕在自吹自擂了吧?那么我們就來看看那些監管機構已經批準,并在申報資料中用到BLI數據的藥物吧。
引用Octet數據的藥物評估資料匯總
歐盟醫藥管理局(EMA)的藥物評估資料(assessment report)包含了已經被EMA批準上市的藥物的質量研究、藥理、藥代動力學和毒理等非臨床研究,以及臨床研究的研究資料,并且可以免費下載。這些已上市藥物(包含眾多大名鼎鼎的藥物,比如K藥,T藥,輝瑞的新冠疫苗等)的研發中應用了Octet的BLI技術。當然,沒有提到Octet也并不代表沒有用到, 一般藥物評估資料中只會列舉一些該藥物研發的核心技術。
從數據可以發現,Octet在藥物早期研發的應用非常廣泛,是名副其實的生物制藥研發工具中的多面手,也是生物制藥公司研發必備的利器之一。
Octet是生物藥物研發中的“多面手”
Octet的應用能夠貫穿在抗體研發和生產的各個環節中,涵蓋藥物研發前期抗體庫構建后的大規模篩選、親和力的成熟,研發后期的免疫原性測定、細胞株的篩選,以及生產階段的殘留物監控和抗體活性檢測。
詳情可前往【賽多利斯實驗室】微信公眾號閱讀陳老濕的往期內容
- 雜交瘤篩選:一個都不能少——雜交瘤篩選不只有ELISA
- pH依賴性抗體篩選:給藥周期從14天延長到56天——ForteBio助力新型孤兒藥物研發
- 抗體表位分組:諾獎獲得者教你做分子互作競爭實驗
有的放矢,事半功倍 ——表位分組實驗設計與分析線上培訓
- 抗體藥物表征:中檢院教你如何評價原研藥與類似藥的相似性
- 抗體粘性:別和自己過不去--用生物膜干涉技術檢測蛋白自身相互作用
- 免疫原性:結論很冷門-BLI,SPR,ECL(MSD)三種方法檢測抗藥性抗體(ADA)靈敏度的比較
應用Octet加快藥物研發周期
Octet產品可以憑借較低的運營成本來獲取比傳統方法更豐富的數據和更廣泛的應用,縮短研發周期,其面世后受到廣大抗體研發生產企業的歡迎。自從去年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圍內肆虐,在各國應急發開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或者疫苗的研發過程中,Octet系統的諸多優點被體現的淋漓盡致。
最新可升級型Octet R系列已閃亮登場
詳情請閱讀以下內容:
- 老濕常談 | 雙管齊下!治療川普新冠肺炎的特效藥是怎么來的?
- 沒想到!BLI也是新冠疫苗研發的C位技術
- 第一個真正意義上中和新冠病毒的單克隆抗體誕生了!
Octet系統憑借其高靈敏度被大量應用于化合物藥物的篩選和表征:
- 小分子檢測海量數據,用BLI技術更容易!
- 為什么大家喜歡用BLI做小分子相互作用檢測?
總 結
在候選治療藥物的早期發現階段中有幾個關鍵步驟;其中,目標靶點識別、驗證和先導候選藥物選擇都至關重要。如果處理得不好,藥物開發的時間可能會面臨多次挫折,并且成本也變得令人難以承受。雖然已有許多分析技術被用于藥物早期發現,但能夠快速篩選所需特性的技術無疑可以大幅縮短發現時間。從技術上來講,如果在滿足處理粗樣品及微量體積樣品的同時,也能夠得到準確和相關的信息,這將使得早期階段的快速篩選以及候選藥物選擇能夠協助藥物在下游階段獲取成功。采用BLI技術的Octet系統是一個多應用平臺,它可以對庫中的克隆進行高通量靶向特異性分析、解離速率排序和其他關鍵質量屬性(如糖基化)篩選,這些應用都有助于候選克隆在下游工藝中提高成功的可能性。同時,Octet系統能夠大幅縮短識別、選擇和優化候選治療藥物所需的時間。
在2020年末,Octet的生物層干涉技術(BLI)技術被正式列入《美國藥典》,表明廣大藥物研發企業和科研工作者對該BLI技術的認可。請看“15年的等待!BLI技術正式列入《美國藥典》(USP-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