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
皮膚是我們與外部環境的第一個主要接口,是一個非常有吸引力的再生器官,在過去40年里,科學家們對它進行了大量的探索(Loai, 2019;Tarassoli, 2017)。皮膚組織模型的廣泛應用領域,從藥物篩選到化妝品測試和傷口愈合研究,部分原因是因為皮膚組織的組成相對簡單,可以描述為兩個主要層,每層都具有一種主要細胞類型。在過去已經建立了2D模型和培養系統。然而,這些模型并不能完全重述原生皮膚,也缺乏3D模型提供的空間組織(Loai,2019; Singh,2020;Vijayavenkataraman,2016)。為了增加物理相關性,提高體外結果與體內條件的可譯性,迫切需要3D皮膚組織模型。
儀器:CELLINK BIOX
墨水:GelXA Skin生物墨水和Col MA生物墨水
細胞:人真皮成纖維細胞、表皮角質形成細胞
過程:
❶設計皮膚模型
❷打印真皮層和表皮層
❸3D生物打印皮膚組織模型轉移到transwell板中,皮膚組織模型從液體培養到氣液界面培養。
結果:
該皮膚組織模型的構建方法創建了一個完整且堅固的結構,可保持它在整個實驗過程中的形狀。樣品橫切面的H&E染色初步表明,6天時真皮和表皮這兩個隔室之間的連接很弱。但在第14天,兩層已經合并(圖4)。在第14天,可以看到表皮平滑地跟隨真皮的輪廓,真皮和角質形成細胞開始重組。
進一步觀察表皮發育,免疫熒光圖像顯示角蛋白14的表達在整個培養過程中保持不變,而角蛋白10和聚絲蛋白的表達在第14天增加。角蛋白10作為分化角質細胞的標記物,位于表皮的中間部分,而角化層的標記物聚絲蛋白應位于表皮的最外層。角蛋白10和聚絲蛋白表達的明顯增加表明角質細胞已經開始分化。在第14天,聚絲蛋白的表達向結構的頂部,朝向氣-液界面,顯示了細胞在生物打印模型內的重組能力。
總結:
這項研究舉例說明了如何使用原代細胞培養系統和CELLINK的3D生物打印平臺進行全厚度皮膚組織模型的3D生物打印。
★ GelXA SKIN生物墨水為皮膚發育提供了良好的環境,ColMA表皮生物墨水支持皮膚組織模型內表皮的形成。
★ 該皮膚模型設計為表皮和真皮的發育形成了一個穩定的平臺,在14天的培養期間保持穩定,但它可以培養更長時間,以允許其他真皮和表皮標記物進一步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