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甲基-D-天冬氨酸受體(NMDAR)是一類谷氨酸能受體,包括兩個必需的GluN1亞基以及GluN2(2A-2D)和GluN3(3A-3B)亞基,具有不同的電生理特征,調控突觸功能。氯胺酮通過抑制NMDAR,激活 mTOR、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BDNF)、糖原合成酶激酶-3β(GSK-3β)、轉錄因子eIF4E等信號發揮快速抗抑郁作用。GluN2B廣泛表達在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元上,抑制其活性后產生明顯的抗抑郁作用。動物實驗表明敲除GluN2A具有抗抑郁作用,但具體機制未知。
2023年9月14日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陳椰林 、耿泱研究團隊在Nature Neuroscience雜志上發表文章揭示了GluN2A調控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作用。
1、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依賴于GluN2A
研究人員通過系列行為學實驗發現GluN2A敲除小鼠在絕望反應(強迫游泳、懸尾實驗)中的不動時間減少。在皮質酮誘發野生型小鼠出現糖水偏好障礙,但在敲除GluN2A后并不出現這種快感缺失障礙。NMDAR通道阻斷劑MK-801或氯胺酮可顯著減少強迫游泳、懸尾實驗中的不動時間減少,這種抗抑郁作用并不出現在GluN2A敲除小鼠中。有意思的是,腹腔注射GluN2B拮抗劑或經典的抗抑郁藥物氟西汀均減少野生型小鼠和GluN2A敲除小鼠在強迫游泳、懸尾實驗中的不動時間,表明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依賴于GluN2A。
圖1:氯胺酮的抗抑郁作用依賴于GluN2A
2、敲除興奮性神經元GluN2A發揮抗抑郁作用
考慮到GluN2A表達在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元上,通過基因工具小鼠分別敲除興奮性和抑制性神經元GluN2A,發現敲除抑制性神經元GluN2A后并不引起在強迫游泳、懸尾實驗中的絕望反應,但在敲除興奮性神經元GluN2A后可顯著降低強迫游泳、懸尾實驗中的不動時間,表現為抗抑郁作用。利用病毒載體工具特異性敲除成年小鼠海馬腦區GluN2A后也發揮類似的抗抑郁作用。
以往研究發現GluN2B可能通過影響興奮性或抑制性突觸發揮抗抑郁作用,那么GluN2A是否也存在類似的作用機制?通過電生理實驗發現與野生型小鼠相比,GluN2A敲除小鼠海馬CA1區錐體神經元興奮性突觸后電流和抑制性突觸后電流并未發生變化,表明敲除GluN2A并不影響興奮性或抑制性突觸傳遞功能。
圖2:敲除興奮性神經元GluN2A發揮抗抑郁作用
3、氯胺酮通過抑制GluN2A活性發揮抗抑郁作用
進一步實驗發現敲除GluN2A增加海馬錐體神經元內在興奮性,不影響中間能神經元放電活動,表明GluN2A特異性調控興奮性神經元放電活動。MK-801或氯胺酮可增加野生型小鼠海馬錐體神經元內在興奮性,但這種增強效應不出現在GluN2A敲除小鼠中,表明MK-801或氯胺酮可通過抑制GluN2A活性進而促進錐體神經元內在興奮性發揮抗抑郁作用。
圖3:氯胺酮通過抑制GluN2A活性發揮抗抑郁作用
總結
本文揭示了氯胺酮通過抑制GluN2A活性,特異性快速增強海馬興奮性神經元內在興奮性發揮抗抑郁作用。
想了解更多內容,獲取相關咨詢請聯系
電話:+86-0731-84428665
伍經理:+86-180 7516 6076
徐經理:+86-138 1744 2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