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超顯微技術對四肢淺表淋巴管靜脈進行吻合,手術損傷小、切口小、具有較高安全性,顯示出較好的臨床效果。此次在徠卡ARveo 8手術顯微鏡的支持下,浙江省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李永峰主任、吳均醫師及其團隊成功完成顯微鏡下淋巴-靜脈吻合術,歡迎閱讀與分享!
長期以來,淋巴水腫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患者只能選擇保守治療暫時緩解癥狀。隨著高端手術顯微鏡的推出,顯微器械及顯微縫線的改進,以及熒光淋巴顯影技術的完善,應用超顯微技術對四肢淺表淋巴管靜脈進行吻合顯示出較好的臨床效果。同時,該手術還具備損傷小、切口小、較高安全性等優點。
——引用于:中華整形外科雜志, 2020,36(04)
近日,浙江省人民醫院乳腺外科李永峰主任及其團隊,已成功完成顯微鏡下淋巴-靜脈吻合術(LVA)一百余例。
病例分享:
1、患者老年女性,70歲,13年前行右乳癌改良根治手術,術后化療,放療。
2、術后3年余出現上臂水腫,伴局部腫脹感,無活動受限,抬高患肢后可自行緩解。
3、術后5年腫脹蔓延至前臂,抬高患肢后腫脹無法緩解。
4、后多次并發上肢淋巴管炎,抗炎治療后有好轉,水腫無消退,色素沉積。
查體:
右腋窩凹陷明顯,約6*5cm區域,凹陷約3cm,胸壁皮膚可見色素沉積。右上臂、前臂腫脹明顯,皮膚褶皺部分消失,皮膚角化,凹陷征陽性,stemmer征陽性,ISL分期:IV期。
手術治療方案:
右側腋窩瘢痕松解聯合上肢淋巴管-微靜脈吻合(生理性重建淋巴引流)
手術過程:
第一步,找到血管,暴露出微小靜脈。
第二步,探查淋巴管,通過血管熒光功能來完成這一步,AR熒光(GLOW800)可以做到在白光下仍然可以分辨出淋巴管,做到雙驗證。
第三步,在20倍左右的倍數下將淋巴管與血管進行吻合。先把血管剪斷,同時確保血管不會發生反流。接著把血管和淋巴管擺在一起做端端吻合。我們的經驗是會放5-0的縫線,進入淋巴管起到支撐作用,防止縫合的時候縫到的管壁對側去。使用11-0的縫線進行縫合。
縫合臨近結束前,取出支撐用縫線。
第四步,縫合后通過血管熒光驗證吻合效果。此時,AR熒光再一次發揮作用,幫助術者再一次完成雙重驗證。
術后右上肢消腫效果良好(見上圖),水成分明顯改善,從4.36L快速下降到2.6L(見下圖,術前術后右上肢水成分分析)。
完整手術視頻
請專業醫療人士掃描二維碼觀看
徠卡小課堂
Q:什么是淋巴水腫?
淋巴水腫是因外部或自身因素引起的淋巴管輸送功能障礙造成的漸進性發展的疾病,多發生在肢體。早期以水腫為主,晚期以組織纖維化、脂肪沉積和炎癥等增生性病變為特征。隨著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的不斷攀升,癌癥治療后的淋巴水腫已經成為繼發性淋巴水腫的主要病因。
Q:什么是淋巴管-微靜脈吻合術(LVA)?
通過超顯微淋巴管吻合術,吻合管徑 0.1-0.8mm 的淋巴管與微靜脈,重建淋巴回流通道,生理上符合淋巴循環動力學的特點,成為治療嚴重、易復發的阻塞性淋巴水腫的首選手術治療方法。手術前通過超聲高頻探頭及超聲造影體表定位淋巴管及靜脈,予吲哚菁綠顯影確定有功能的淋巴管,術中結合熒光顯影尋找暴露待吻合淋巴管。
專家介紹
李永峰
浙江省人民醫院乳腺外科主任助理、副主任醫師
專業擅長
乳腺癌微創無痕根治術;乳房再造術;副乳腺、男性乳腺發育微創無痕術;四肢淋巴水腫、漿細胞乳腺炎外科治療
研究方向
長鏈非編碼RNA表達譜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省部級;長鏈非編碼 RNA POU3F3 預測乳腺癌新輔助化療療效的機制研究,廳局級;補腎調肝飲在乳腺癌劑量密集型新輔助化療中應用研究,廳局級。研究領域:全腔鏡乳腺良惡性腫瘤微創外科治療;乳腺癌化療療效精準預測及逆轉耐藥;術后肢體淋巴水腫形成機制研究。
成果獎項
論文發表:The role of radiotherapy in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 a propensity score-matched analysis of the SEER database,J Transl Med,2019/09/01,IF:4.12;LncRNA AWPPH as a prognostic predictor in human cancers in Chinese population: evidence from meta-analysis,bioscience report,2021/06/01,IF:3.84;RNA Sequencing Uncovers Molecular Mechanisms Underlying Pathological Complete Response to Chem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Operable Breast Cancer,Medical science moniyor,2017/02/01,IF:;Digit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ing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genes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response to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in breast; cancer.,World J Surg Oncol,2018/02/26,IF:;Construction and validation of prognostic nomogram for metaplastic breast cancer,BJBMS,2021/06/01,IF:。
社會任職
浙江省腫瘤微創外科聯盟,委員;浙江省醫師協會乳腺腫瘤專委會乳房重建學組,秘書;中國康復醫學會,國際淋巴水腫治療師;中華醫學會乳腺病分會,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淋巴水腫學組,委員;中華醫學會整形外科分會微創美容學組,委員。
聲明:僅供醫療專業人士參考。知識產權為徠卡、原作者等相關權利人所有。經許可授權后,歡迎轉發、分享,使用亦須注明來源。未經許可,禁止進行轉載、摘編、復制、裁切、錄制等。
相關產品
本病例相關醫療設備
了解更多:徠卡顯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