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回顧維拓啟創與中國航天的十年
瀏覽次數:182 發布日期:2025-4-26
來源:本站 本站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
“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十年前,首個“中國航天日”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曾這樣描述“航天夢”。
今天(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航天日”,是“東方紅一號”成功發射55周年紀念日,更是神舟二十號航天員乘組的出征日。在這個屬于中國航天人的特殊日子里,我們不僅致敬那些勇攀科技高峰的航天英雄,也致敬背后無數默默耕耘的科研力量。作為中國航天人因工程領域的合作伙伴,維拓啟創用十年堅守與創新,深度參與空間站腦科學系列實驗的攻關突破,為我國長期在軌人機智能融合提供了核心技術支持,為建設航天強國貢獻智慧力量。
十年磨一劍:從地面到太空的“腦科學長征”
2013年,維拓啟創與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首次合作,將局部組織血氧監測技術引入航天人因研究,為中國航天員在極端環境下的腦功能監測開辟新路徑。次年,近紅外腦成像技術(fNIRS)首次應用于航天工效研究,為揭示航天員腦力負荷與認知狀態提供了關鍵工具。
2015年,隨著天宮二號空間實驗室任務的啟動,維拓啟創研發的便攜式近紅外腦氧檢測設備成功進入空間科學實驗項目,成為國內首個適配太空環境的腦功能監測裝備。一年后,公司協助完成天宮二號在軌腦力負荷與腦機交互實驗,并與天津大學橫向協作開展腦電(EEG)在軌實驗,推動我國空間腦-機交互技術發展。
跨越突破:從實驗室到空間站的“星辰征途”
2019年,維拓啟創與中國航天員訓練中心再度攜手,針對太空站的嚴苛環境,提供抗干擾腦電采集方案。2021年,隨著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成功發射,中國航天員首次在空間站內完成腦電信號采集。
此后兩年,中國空間站進入常態化運營階段,維拓啟創的腦電與近紅外設備持續助力航天員在軌腦科學研究。2024年,中國空間站腦電測試項目宣布完成首個階段性目標,為未來長期太空駐留、深空探測任務中的腦健康評估與認知增強技術奠定了重要數據基礎。
技術賦能:守護航天員的“太空大腦”
在太空失重、密閉環境中,航天員的腦功能狀態直接影響任務執行效率與健康安全。通過近紅外腦成像+腦電多模態融合技術,實現了對航天員腦氧代謝、神經活動、注意力分配等指標的實時監測與精準分析。這些數據不僅為優化艙內人機界面設計提供依據,更成為評估航天員心理負荷、預防太空疲勞綜合征的關鍵支撐。十年來,維拓啟創深度參與了中國載人航天事業的跨越式發展歷程,以科技創新助力我國航天事業實現歷史性突破。
值此中國航天日之際,我們向所有托舉"航天夢"的科研工作者致敬,未來,期待與中國航天團隊深化協同創新,在構建太空實驗室、探索腦科學等前沿領域持續突破,在浩瀚宇宙書寫中國智慧的新篇章。
關于維拓啟創
維拓啟創(北京)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專注于腦科學、康復工程、人因工程、心理學、體育科學等領域的科研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與國內外多所大學、研究機構、企業長期保持合作關系,致力于將優質的產品、先進的技術和服務帶給各個領域的科研工作者,為用戶提供有競爭力的方案和服務,協助用戶的科研工作,持續提升使用體驗。
相關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