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月開學以來,各兒科醫院的患者數量有所增加。據觀察,最近一周內出現發熱癥狀的兒童數量持續上升,引起了人們的關注。秋季是傳染病高發季節,需要警惕甲流、支原體肺炎等呼吸道傳染病。
我們平常所感染的普通感冒通常表現為打噴嚏、咽痛、咳嗽、低熱、頭痛等不適,這些癥狀一般輕微且多數能夠自行恢復。
然而,流感通常表現為急性起病,伴隨高熱(部分病例可達到39-40℃),同時伴有畏寒、寒顫、頭痛、肌肉和關節酸痛、極度乏力、食欲減退等全身癥狀。流感的典型癥狀還包括咽痛、咳嗽,可能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適、顏面潮紅,結膜輕度充血,也可能有嘔吐、腹瀉等癥狀。
二、得了流感,出現哪些癥狀需要就醫?
流感通常以對癥支持治療為主,如退燒藥、抗病毒藥物等。然而,如果出現持續高熱不退、氣短、基礎病加重等情況,應及時就醫。這有助于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和并發癥的發生。
三、如何預防流感?
1、建議老年人、兒童和基礎疾病患者及時接種流感疫苗。由于流感屬于呼吸系統傳染病,預防措施在這類疾病中是相似的。(推薦在甲流流行期開始之前進行接種,今年的接種已經開始。當然,在流行期間也可以去接種疫苗。)
2、在流感高發季節,盡量減少前往人員密集的場所。建議大家在人群聚集或密閉空間的場所仍要正確佩戴口罩,并注意手部衛生。
3、一些預防新冠病毒感染的方法同樣適用于預防流感,如保持良好的呼吸道衛生習慣、勤洗手、室內通風,以及避免與出現流感癥狀的患者近距離接觸等。
4、另外,接種流感疫苗是預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
四、支原體肺炎又是什么?
肺炎支原體不屬于細菌也不屬于病毒,它是一種微小的微生物,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目前已知它是自然界中能夠獨立存在的最小微生物之一。
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結構,因此對作用于細胞壁的抗菌藥物具有天然耐藥性。這意味著青霉素類、頭孢類等常見的抗生素無法有效地殺死它。
肺炎支原體感染可以全年發生,而兒童是肺炎支原體易感人群,特別容易在幼兒園、中小學校等人員聚集的環境中爆發流行病。
支原體感染主要通過直接接觸傳播和飛沫傳播途徑進行。一旦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進行診斷和治療。
五、如何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
預防肺炎支原體感染,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