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體可用作人體藥物遞送載體,而免疫脂質體(Immunoliposomes, ILs)是將抗體片段偶聯于載藥脂質體,借助抗體與靶細胞表面抗原或受體的結合,經過接觸釋放、吸附、吞噬、吞飲及融合等方式,釋放出包封的藥物,特異性殺傷靶細胞,從而完成靶向藥物遞送和特異性治療。針對HER2和EGFR的免疫脂質體,可將抗癌藥物靶向遞送入腫瘤細胞,目前已用于臨床腫瘤治療的測試。在免疫脂質體載藥體系研發過程中,需要在細胞和亞細胞水平對脂質體進行示蹤,監控其與腫瘤細胞的時間及空間作用特性。量子點(Quantum dots, QDs)作為納米熒光探針,具有超高亮度和極佳的光穩定性,成為研發可光學示蹤的多功能載藥體系的優質選擇。
加州大學John W. Park課題組,將HER2抗體scFv片段連接于脂質體,同時偶聯量子點,獲得可示蹤的、負載抗腫瘤藥物(Doxorubicin)的免疫脂質體(QD-conjugated immunoliposome-based nanoparticles, QD-ILs)(圖1)。在體外細胞學實驗中,通過激光共聚焦顯微鏡和流式細胞儀的觀察與分析,上述量子點標記的免疫脂質體被HER2高表達的乳腺癌細胞高效攝取,每個HER2陽性細胞通過免疫脂質體攝取的量子點數目達到~2.2×106,同時沒有發現細胞毒性。裸鼠在體實驗中,免疫脂質體使量子點在血液循環中的停留時間顯著延長,血漿終末半衰期為2.9h,而游離量子點的半衰期小于10min。以HER2過表達細胞MCF-7/HER2構建乳腺癌動物模型,通過尾靜脈注射量子點標記的免疫脂質體,在體熒光成像顯示,QD-ILs定位于腫瘤部位,具有顯著的抗腫瘤活性(圖2);同時進行了3個月的毒性實驗,裸鼠沒有出現體重丟失和其它顯著毒性。總之,量子點與免疫脂質體聯合應用于載藥體系,對于體外及體內靶向藥物研究提供了新穎而直觀的研究手段。
圖1量子點標記的免疫脂質體載藥系統(QD-ILs)模式圖
圖2量子點標記的免疫脂質體載藥系統的在體熒光成像
文獻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