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C1000 8通道藻類培養與在線監測系統,是由8個100ml藻類培養試管、水浴控溫系統、多色LEDs光源控制系統及光密度和溶解氧(選配)在線監測系統等組成的專業藻類培養設備,可用于藻類培養與控制實驗、梯度對比實驗等,適于碳同化研究、水體生態毒理學研究檢測、藻類生理生態研究、水生態研究等。
案例一:通過遺傳和環境協同擾動手段獲得耐高溫高光藍藻突變體
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化過程之一,但高光和高溫(HLHT)脅迫會損害光合作用的效率。提高光自養生物對HLHT的耐受性對于農業和其他依賴光合作用的經濟活動至關重要。然而目前獲得耐HLHT光自養生物費時費力,其潛在的分子機制也暫不明確。
在中國科學院青島生物能源與過程研究所的一項研究中,開發了一套高突變系統,通過基因遺傳保真元件敲除、誘變元件表達的策略,結合高溫高光培養,將藍藻的突變率提高了三個數量級。利用這個高突變系統,研究人員快速獲得了HLHT耐受能力顯著提高的突變藻株,并揭示了影響藍藻HLHT耐受能力的關鍵靶點與功能機制。
其中,高突變系統的高溫高光環境,即為MC1000多通道藻類培養與在線監測系統提供,研究中使用MC1000設置不同的溫度光強條件給聚球藻施加環境壓力,觸發聚球藻高突變狀態。另外,藻的預培養、相對突變率評估、分離出的突變藻株培養、耐高溫高光評估等,也均在MC1000中設定相應培養條件進行。易科泰為中科院能源所提供了多套不同配置的MC1000,這些設備也在為研究人員的多種實驗不斷工作著。
案例二:輻照度和無機碳利用率對長柄聚球菌PCC 7942異源蔗糖產量的影響
蔗糖是生物乙醇的重要原料,也是許多高附加值化學品的有前景的基石。植物是蔗糖的主要來源,但由于耕地和水資源利用倫理問題等原因,尋找另一種蔗糖來源以替代植物十分必要。藍藻細菌已被認為是一種潛在的碳水化合物原料,多種物種已被成功地設計為分泌蔗糖,但不同模式物種之間,蔗糖生產力存在相當大的差異。本研究案例中,對不同的實驗室設備和生長條件(特別是光照、CO2和培養器類型)如何影響藍藻的蔗糖生產進行了系統的評估。
其中,便利用MC1000進行了藍藻光耐受性和蔗糖生產力評估,所使用的藍藻為蔗糖滲透酶 (cscB)和蔗糖磷酸合酶(sps)表達的特定藻株
S. elongatus。實驗中,將培養溫度設定為32℃,通3%CO2氣體,分別用150,250,500,1000,2000μmol/m2/s光強(冷白光)培養,在0,24h,48h,72h分別檢測藻液的OD750及蔗糖含量。
結果可知,野生型(WT)和不生產蔗糖的藻株(non-exporting
cscB/sps)OD750在幾個光強下均可以達到2.2,而
S. elongatus的OD750則較低,這是因為它將固定的碳更多的用來生產蔗糖,導致其細胞生長受限,生物量下降。用于藍藻培養的輻照度與蔗糖生產力之間存在直接關系,500μmol/m2/s時達到最大,而當光強超過這個閾值,其蔗糖產量則開始下降。
但在進一步的實驗中,將藻株的初始接種濃度提高,使用2000及2500μmol/m2/s光強培養,其蔗糖產量則有所上升,高光強度被
S. elongatus耐受,特別是在高密度培養下,可能是其濁度減弱了培養物中透過的有效光照。正是MC1000高光強、多通道的配置為實驗提供了培養和檢測條件。
案例二:碳通量調節蛋白pirC對工程藍藻乙醇生產的影響
由于人類活動導致的大氣中CO2濃度上升是全球氣候變化的主要因素之一。為了減少對化石碳源的依賴,需要尋找可持續的CO2利用過程,如利用光合自養微生物(例如藍藻)碳同化途徑進行生物質的生成。藍藻作為可持續生物經濟的有前景的工程底盤,但目前菌株通常生產力較低,工業應用受限。通過基因工程改造藍細菌,可以提高其生產乙醇等有價值產品的效率,從而為可持續能源生產提供新的可能性。
本研究案例使用了改造后的藍藻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該藍藻通過表達來自
Zymomonas mobilis的丙酮酸脫羧酶(PDC)和來自
Synechocystis sp. PCC 6803的乙醇脫氫酶(ADH)來產生乙醇。通過敲除調節蛋白
pirC的基因,在不同的氮或碳條件下培養藻株,并分析乙醇產量,研究
pirC對乙醇產量的影響。
乙醇生產實驗在MC1000中進行,培養過程中使用MC1000連續自動測量720nm光密度(OD720),并在第0、3、5和7天采樣手動測定OD720。培養過程中,排出的氣體流入收集瓶,量化了培養容器造成的揮發性乙醇的損失。在培養物的第3、5、7天提取乙醇定量樣品。第7天進行代謝物定量。
結果發現,藻株生長速率和乙醇產量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經過之后更多實驗證明,
pirC的突變在氮耗竭條件下對乙醇生產有積極影響。乙醇產量的增加伴隨著丙酮酸水平的升高和糖原水平的降低,表明
pirC的缺失確實增加了碳向較低糖酵解途徑的分配。
參考文獻:
[1] Sun H, Luan G, Ma Y, et al. Engineered hypermutation adapts cyanobacterial photosynthesis to combined high light and high temperature stress[J]. Nature Communications, 2023, 14(1): 1238.
[2] Yun L, Zegarac R, Ducat D C. Impact of irradiance and inorganic carbon availability on heterologous sucrose production in 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J]. 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 2024, 15: 1378573.
[3] Böhm J, Kauss K, Michl K, et al. Impact of the carbon flux regulator protein pirC on ethanol production in engineered cyanobacteria[J]. 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 2023, 14: 1238737.
易科泰提供全面藻類培養與研究技術方案:
FMT150光生物反應器
ET-PSI大型藻類培養與在線監測系統
MC1000 8通道藻類培養與在線監測系統
光養生物反應器技術/定制化藻類培養與在線監測系統
FluorCam葉綠素熒光成像系統
AlgaTech®藻類光譜成像分析全面技術方案
FluorTron多功能高光譜成像系統
藻類光合放氧檢測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