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細胞形態學檢查的重要意義
瀏覽次數:9958 發布日期:2014-6-28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血液一般檢驗取材容易、檢測便捷,仍然是篩檢疾病、遴選其他實驗檢查的首要程序。血細胞計數及血液形態學檢查是血液檢驗項目中最基礎、最常用的檢驗。血細胞形態學檢驗是檢驗醫學的基礎和核心,是疾病診斷的重要手段。
通過顯微鏡觀察細胞形態的病理變化,為疾病診斷提供依據,是多種疾病診斷中的金標準。
目前,血細胞計數已經擺脫了傳統手工操作、進行顯微鏡下檢查的方式,可以由自動血液分析儀完成。血細胞分析儀雖然已經得到普及,并且在實際工作中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提高工作效率和檢驗質量,同時為臨床檢驗提供了更多科學參數。
但血細胞分析儀尚不具備識別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形態的能力,,尚無法完全替代顯微鏡對血細胞的識別和分類檢查。
如果完全依靠儀器的檢測結果,不加以分析和復查,會產生一定數量的錯誤報告,,成誤診或導致不合理治療。血細胞形態學檢驗仍是血液病基礎診斷與常規血液學檢驗的重要項目,是最基本、簡便實用的檢查方法。血細胞形態學檢驗質量的高低是許多疾病尤其是血液病的預防、診斷、鑒別診斷及愈后后判斷的關鍵。血液細胞形態學檢驗包括紅細胞、白細胞、血小板及其他異常細胞形態學的基礎知識和臨床經驗。當機體發生疾病時細胞在數量和形態上均發生一定的變化,由于抗生素的廣泛使用并濫用,當機體發生疾病時,細胞在數量上往往變化不顯著,形態學檢驗能反映疾病的變化情況不可忽視。
利用手工操作在顯微鏡下檢查血細胞形態學變化,帶來的困難是:
(1) 效率低。人工操作低效、繁冗、工作量巨大;
(2) 精密度差。檢查結果受操作過程的隨機誤差、實驗器材的系統誤差和檢測方法的固有誤差影響,難以保證精度; 統一的標準檢驗方法和檢驗條件是做好檢驗質量控制的前提,但目前各實驗室所用的儀器、試劑、方法及檢驗人員素質各不相同,檢測結果往往存在主觀性和片面性,各實驗室的結果難以互認,為臨床診療工作帶來負面影響。 除此而外,血細胞形態學檢驗不能像生物化學檢驗一樣有一個定量的標準質控品用于室內、室間質量控制。因此,血細胞檢驗的全面質量管理顯得非常必要。
(3) 對檢驗醫師要求高。血細胞(包括白細胞、紅細胞、血小板)種類眾多,形態各異,且易發生變異;要求檢驗醫師具有相當的經驗。另外,細胞形態變化并非孤立發生,與患者的體征、臨床表現、家族史、遺傳史有關,檢驗人員應具有高的結合臨床癥狀、體征和檢查結果進行綜合分析的能力。
血常規形態學檢驗領域中凸現的醫療資源供需矛盾突出現象,亟需能夠取代人工顯微鏡檢查法的自動圖像分析系統的出現。
與人工鏡檢操作相比,“MEDICAEasyCell血細胞形態分析儀”具有如下優勢:
(1) 提高效率
(2) 減輕醫生工作強度
(3) 定量分析
(4) 遠程診療
(5) 便于專家會診
(6) 便于患者了解檢驗結果
(7) 便于圖像病檔留存
(8) 使得海量篩查成為可能
(9) 方便研究與教學
(10)提高醫院血常規檢驗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