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病理如今正在世界范圍內快速發展著,作為推動該浪潮的一份子,濱松公司數字病理切片掃描裝置——NanoZoomer也奔赴了世界各地,擔任起進程中的重要任務。
日本秋田大學醫學部附屬醫院病理科的一臺NanoZoomer2.0-HT就是其中之一,這臺設備在這里已度過了好幾個春秋,而它的工作到底給醫院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與它“朝夕相伴”的南條博醫生接下來就為我們講述了NanoZoomer和醫院不得不說的“故事”。
南條博醫生
Q:聽說您在考慮引進數字病理切片掃描設備時,就期待著它可以與電子病歷系統(PIS)連接。在正式開始使用后,有何感想?
之前的預想幾乎都實現了。NanoZoomer提供的數字病理圖像與顯微鏡下觀測到的同等清晰、詳細,完全滿足了我們的使用需求。無論在醫院內部或外部,只要在電子病歷系統調出數字切片,不僅是醫生,連患者本人也可清晰地看到病理圖像,實現病理信息的共享,我認為這對把握病癥和選擇治療方法十分有益,同時也可加強患者對我們診斷的信任。
除此之外,在臨床多學科交叉會議上,使用移動終端,在術前就可以查看影像科的圖像信息,然后由普外科醫生提供手術觀察所見,最后由我做出病理診斷。這都是通過電子病歷系統與數字病理切片的整合來推動實現的,非常有幫助。
Q:NanoZoomer可以連接多少臺電腦?
在我們醫院內一百多臺電腦的電子病歷終端都能看到數字切片的圖像。圖像畫質還是比較好的,大家的評價也很高。
Q:實際上數字病理圖像給患者本人看嗎?
有收到過臨床醫生打來的電話,確認讀片的一些問題,看樣子應該是與患者一起一邊看著我出的診斷書,一邊進行比較和說明。對患者來說,比起只用語言,加上圖像的說明更容易理解。只要有終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查看數字化的病理切片圖像。
Q:使用數字病理切片產品后帶來了什么好處?
數字切片讓共享更加方便。只需簡單地通過電腦和投影儀,讀片會就可以進行了。在醫院內部的會議、講課、病理技師和細胞診斷的培訓,以及外部的研究會和學會上都能發揮作用。讀片的時候,在所有人的視野下可以同時呈現相同的數字病理圖像,便于大家一起進行查看和討論。不過反過來說,因為全部人都能看見了,這對病理醫師來說也存在某種意義上的壓力(笑)。而在活檢方面,通過數字切片幾乎就可以進行診斷了。雖然說并不是通過數字病理就可解決全部的問題,但也經常聽到臨床醫師說:“真想要數字切片呀”的話。
Q:在實現電子病歷系統連接的時候,有遇到過什么困難嗎?
(醫院方面)突然提出想要建立互聯的電子病歷系統,其實是很困難的。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得到醫療信息部醫生們的理解和協助。這次通過電子病歷版本的升級,互聯終于得以實現。雖然引入NanoZoomer數字病理裝置已有幾年了,但在此之前的臨床病理會議,也只是將數字切片圖像放到電腦上來進行報告,而臨床的醫生也會詢問“什么時候也能讓我們看看數字切片圖像?”,這種期待也是一種很大的動力。現在,即使不帶自己的PC,甚至不帶任何其他東西,只要在各科室內通過電子病歷的終端連接到投影儀,就可以清晰地看到病理切片了。
Q:您是如何應用的呢?
在拜托技師進行掃片時,要求他們進行半自動式的操作,這樣做是為了避免對切片無用部分的掃描。掃片完成后圖像會自動存入電子病歷系統,繼而通過終端就可進行閱覽了。并且,它還會將數字病理切片的二維碼一起讀取,該信息也會自動地連接到患者信息之前的電子病歷內。
Q:在今后,您對濱松的NanoZoomer有什么樣的期望?
希望可從拍攝下來的整體數字切片上,更加容易地切取出所需的部分。因為每個患者的電子病歷檔案容量是有限的,如果圖片文件變小的話,檔案管理的服務器就可以更有效地使用起來了。
濱松 NanoZoomer數字病理切片掃描裝置:
濱松NanoZoomer系列產品(簡稱NDP)是可進行網絡化數據傳輸的高速、高分辨數字切片掃描裝置。可以通過快速地掃描將傳統玻璃切片轉化為高質量的數字切片。
使用瀏覽器軟件NDP .view2可在顯示器上查看數字切片圖像,借助圖像瀏覽技術Navigation map(濱松專利技術,US 專利 RE42,220E),在瀏覽切片時就如顯微鏡一樣,可在任意倍數下觀看整張切片或者局部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