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霉素與microRNA-34a混合納米聚合物膠束對腫瘤細胞的雙重作用
前言:
目前,隨著新型智能制劑的發展,利用天然生物材料將化學藥物與RNA干擾過程相結合。不僅增加了生物識別的敏感性,而且能提高生物藥物的活性。聚合物膠束作為一種新型的藥物載體,膠束內核能夠顯著增加難溶性藥物的溶解度,降低毒副作用,親水外殼保護藥物免受生理環境的破壞;具有主動和被動靶向作用,改變藥物的體內過程,提高藥物療效。
P53是一種腫瘤基因,許多研究表明microRNA-34a是P53的腫瘤抑制分子,microRNA-34a可以作用于一些致癌基因比如Bcl2、notch1和生存素實現誘導細胞凋亡、抑制細胞增殖和遷移等方式。阿霉素:是周期性非特異性抗癌藥,對各期細胞均有作用,但對S期的早期最為敏感,M期次之,對G1期最不敏感。將microRNA-34a的RNA干擾技術與阿霉素嵌入DNA技術協同作用于腫瘤細胞,不僅可以將最小藥劑量達到最大藥效化,而且可以減少單一治療的毒副作用。
基質金屬蛋白酶2(MMP2)是阿霉素的前提藥物,能降解細胞外基質中的各種蛋白成分,破壞腫瘤細胞侵襲的組織學屏障,在腫瘤侵襲轉移中起關鍵性作用。
首先,要將藥物合成可以作用細胞的化合物,這個混合納米聚合物膠束主要分為三個功能共軛化合物 。1,阿霉素(對金屬蛋白酶2,MMP2)以共價鍵連接與PEG2000的長鏈上,簡稱PEG2K-CLV-Dox/CLV-Dox。2,miRNA-34a以二硫鍵連接于磷脂分子中簡稱為miRNA-34a-S-S-PE.3,滲透性多肽TATp(增強細胞內化作用,將藥物等經胞吞作用攝入細胞內)與PEG1000短鏈結合并連于磷脂分子中,簡稱TAT-PEG1K-PE;旌暇酆衔锬z束可以單共軛物、雙軛物、多共軛物等多種方式向體內運送。
材料:CLV-Dox、 TAT-PEG1K-PE/CLV-Dox(TAT/CLV-Dox)膠束、 TAT/CLV-Dox/miRNA-34a 膠束、HT1080(人纖維腫瘤細胞)
激光全息成像分析系統HoloMonitor M4進行長時間追蹤細胞,實時監測細胞的運動性,描繪出細胞的運動軌跡。利用激光全息技術對活細胞和死細胞可以有效區分,在細胞周期中利用細胞的最大光學厚度等參數識別G1、S、G2等時期。
一、細胞遷移研究
CLV-Dox,TAT/CLV-Dox混合納米聚合物膠束分別作用于HT1080(人纖維腫瘤細胞)利用Holomonitor M4系統對細胞進行12小時延時成像,并對其中10個細胞進行追蹤,觀察細胞的運動性及細胞遷移情況(圖1)
由圖中可以明顯看出細胞經CLV-Dox,TAT/CLV-Dox混合納米聚合物膠束處理后的細胞運動性明顯降低,但是在細胞遷移方面經TAT/CLV-Dox混合納米聚合物膠束處理后的HT1080細胞明顯低于PBS對照組與CLV-Dox實驗組,并經Holomonitor M4系統成像圖片,處理灰度閾值與細胞體積,厚度等相關性進行4D 矩陣分析,表明經PBS處理后的細胞繼續進行增值,分裂。而CLV-Dox,TAT/CLV-Dox混合納米聚合物膠束處理后的細胞增值停滯。
二、細胞存活率比較
對比于不同處理后細胞的存活率的比較后,經TAT/CLV-Dox/miRNA-34a 雙重作用下,細胞的存活率明顯下降了40%,相比較單獨經TAT/CLV-Dox處理下仍下降了15%,表明在阿霉素與miRNA-34a雙重作用下無論在RNA水平還是細胞水平上,腫瘤細胞的存活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三、細胞周期研究
對比于圖3中不同藥物處理過程中細胞周期分布結果中,0.5μM Dox和10μM miRNA-34a較低濃度處理時細胞在S期發育停滯,表明雙重藥物作用后,抑制細胞DNA復制過程,藥物低濃度的使用量大大減輕了治療后的毒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