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反應器“云”服務:商業(yè)模式及技術支撐(上)

引言
本內容取自2022年3月15日我們與客戶的一次線上討論。在這次會議上,李雪良博士分享了他對生物反應器“云”服務這種商業(yè)模式的理解,并結合該商業(yè)模式對軟、硬件的需求,介紹了迪必爾CloudReady解決方案的設計思想和創(chuàng)新特性,包括高度可擴展的軟、硬件架構,豐富的遠程監(jiān)控功能,內置項目和用戶管理,工作流程自動化,標準的數據庫接口以及數據的可追溯性。
迪必爾CloudReady解決方案中,CloudReady如果直接翻譯是“云就位”的意思。我們認為比較合適的翻譯是云服務綜合解決方案,也是我們對其定位。云反應器究竟有沒有內涵?給大家分享一下我們的見解。
“云”反應器是不是只是一個噱頭?
它其實是一種商業(yè)模式,核心的特點是最終用戶不擁有硬件,通過完成租賃的形式獲得硬件的使用價值。云服務的提供商擁有硬件并且對硬件進行維護。云的本質,硬件本身并不是云的核心。如果去看國內的阿里云,使用的硬件用戶也可以買來放在家里,或者在公司里用,本身并沒有本質的區(qū)別。但是“云”肯定是需要對外提供使用的,其數量肯定是龐大的、肯定是可擴展的。其核心是量的問題,不是質的問題。
為了支撐這種商業(yè)模式,其實軟件技術是首要的。因為要對外提供服務,要去管理大量的硬件、管理你客戶信息(包括收費、包括任務分配),這些也是云服務,從技術上首先要解決的問題。需要些東西才能為云服務的商業(yè)模式服務,具體到生物反應器上,業(yè)內之前已經有類似的服務,比如說一些平臺的租賃,還有現在非常非常火爆的CRO、CDMO、CXO。
“云”服務和與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的區(qū)別是什么?
那他們和云反應器服務有沒有區(qū)別?我們總結了一下,從硬件的所有者來說,最終用戶不擁有硬件是核心的差異。這點來說平臺租賃還有CXO都是service provider(服務提供商);硬件維護上,CXO還有云服務都是服務提供商來提供,平臺租賃會簡單地維護用戶,但主要還是服務提供商來做,試劑的提供如果是CXO的話就全部都是服務提供商來提供了,如果是平臺租賃主要也是服務提供商和客戶各提供一部分。
對云服務來說,是不一樣的,因為它會涉及到專有的部分,如培養(yǎng)基的配方,客戶并不想透露給服務提供商,這些試劑或許會提前配置好寄給服務提供商,比如氯化鈉、水、或者是分離提取的一些常用的溶劑服務提供商可以準備。還有菌種、細胞、質粒這些東西,如果是平臺租賃的話只出租硬件,這些東西都是客戶自己帶過去的。如果是CXO、CRO服務提供商有些會負責一部分菌種或細胞增強,甚至設計方面也提供一部分,但主要還是客戶來提供。對于反應器云服務來說100%是客戶提供,上面這些問題并不決定著云服務的核心,真正有差別的地方是實驗設計、數據分析、結果評估、實驗迭代。這一部分可能主要是CRO來完成,因為research本身分工了,實驗設計、數據分析、結果評估這些屬research的一部分,將由CRO來做。
但是云服務,實驗設計、數據分析,還有結果評估,是客戶自己做的,而不是CRO幫他做,這是云服務和CRO的本質區(qū)別在。云服務只提供硬件服務,不替你做研究。當然里面還涉及到實驗操作,那么實驗操作CXO不用說,肯定是他們自己來幫客戶來做;云服務也是服務提供商來做,但是,他不做實驗設計和結果分析。實驗設計和結果分析的客戶,是不需要到現場的,可以遠程來進行實驗設計和結果分析。如果把實驗操作拿掉,客戶完全是可以遠程做的。
我框起來的一部分是反應器云服務和CXO它的區(qū)別點,它們之間是不同的,云服務是有自己的內涵,而不是為了市場營銷而創(chuàng)造的東西。
那么回到CloudReady產品來說,我們針對這些特點,對我們系統(tǒng)進行了從頭開發(fā),當然硬件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之前已有的成熟的minibox開發(fā)的。
那什么是CloudReady 生物反應器“云”服務解決方案?
1)豐富的遠程監(jiān)控功能 & 標準的數據庫接口 & 內置項目管理和用戶管理
整個構架我們重新進行了設計,比如說客戶的結果、實驗設計、數據分析,是可以遠程來做的。遠程來做就必然要求我們有豐富的遠程監(jiān)控功能,這我們可以通過PC或者是移動端隨時查看過程的數據,還有運行的實時視頻。如果沒有這些過程就很難實現了,當然技術本身并不復雜,IT產業(yè)有成熟的技術我們可以拿來用。
標準的數據接口:我們如果看現在其他的產品,國內其他產品他們一般是專有的數據庫還有加密,壓縮等保護,不能很輕易調取數據進行分析。這樣的話,給到第三方給客戶進行數據分析和進行結果評估,用到的工具和用到的軟件,可能無法進行對接。迪必爾可以實現客戶直接訪問我們的數據庫,用自己已經熟悉的軟件,或者已有的workflow automation或者pipeline直接對接,按照自己的習慣去進行分析,再重新設計,再迭代實驗,這同時也是云服務解決方案所必須要考慮的問題。
我們的軟件系統(tǒng)需要內置項目管理和用戶管理,因為我們是要給別人提供服務的,并知道誰是在做哪個實驗,在做哪個項目,要用哪個反應器。
2)高度可擴展性 & 工作流程自動化 & 數據可追溯性
我們還需要在硬件和軟件構架上實現可擴展。假設一開始有80套或者是100套反應器,后面要擴展到200套或者是500套,我們的軟件還有硬件都是可以支持擴展的。這一點更類似于我們現有的IT行業(yè)的云服務。可以選擇增加他的容量,高度可擴展的同時滿足更多客戶的需求。
工作流程的自動化:客戶自己如果要操作200套反應器,如果沒有這些工作流程自動化的工具,就必須全部靠人去做,成本太高,出錯的概率也會很高。是不太作為可持續(xù)的商業(yè)模式的。自動化最好是用腳本的形式,可以遠程編腳本,然后下載到我的反應器上去運行,這也是云服務必須提供的工具。
數據可追溯性也是很重要的,對客戶來說,可以看到所有的操作。當看結果的時候,可以回去看整個操作過程中的視頻錄像,例如追溯當時在操作取樣步驟做了哪些改變。
CloudReady 生物反應器系統(tǒng)架構是什么呢?有哪些特性呢?
下期我們將繼續(xù)整理成文字發(fā)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