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黑素(melatonin,MLT)主要是由松果體分泌的一種吲哚類激素,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性,分泌高峰在夜間,白天分泌減少,且合成與分泌受光/暗周期信號、神經系統等因素的調節。本研究以正常成年大鼠為研究對象,將引導管置入前腦紋狀體內,采用腦微透析技術動態收集透析液樣本,并采集大鼠尾靜脈血;用高效液相色譜‐熒光法測定大鼠體內的MLT,并分析腦透析液與血清中MLT之間的相關性;同時用酶聯免疫法測定血清中MLT含量,比較2種檢測方法的一致性,為進一步了解體內MLT的分泌模式、MLT含量的測定提供一種更為合理、有效的方法 。
腦微透析術及透析液樣本的收集
大鼠腹腔注射2%戊巴比妥鈉(40mg/kg),固定于腦立體定位儀上。根據大鼠腦立體定位圖譜,將微透析引導管置入右側紋狀體( AP:+1.0mm, MR:+2.5mm,DV:-4.0mm),并用小螺絲和牙科水泥固定 ,靜養1周后進行腦微透析術。在收集腦透析液過程中每只大鼠均單獨進行,將大鼠放入清醒動物的自由活動裝置中,拔出引導針,插入微透析探針,用Ringers液(140 mmol/L NaCl ,4 mmol/L KCl,1.2 mmol/L CaCl2,1 mmol/L MgCl2 ,pH=7.4)平衡灌流1 h后,以2 μL/min 收集10 :00,14 :00,18 :00 ,22 :00,2 :.00和6 :00各時間點下大鼠安靜、清醒狀態下的透析液樣本,每個時間點收集3管,每管收集10min,樣本收集好后行色譜熒光法測定MLT含量,并取3管的平均值作為該時間點的MLT水平。在晚上收集樣本時注意避免白光,以免干擾MLT的晝夜節律。探針每次使用前先做探針體外回收率的測定,用以折算透析液樣本中MLT的濃度,并在透析后再次測定探針回收率,分析探針透析效能的變化。
血樣的采集及處理
于腦透析術后次日22:00 ,采集大鼠尾靜脈血液標本1mL,4C靜置過夜,1000g離心20min,取上清。取50μL血清直接用ELISA法測定MLT含量,余下血清用三氯甲烷反復萃取,將三氯甲烷層真空干燥、氮氣吹干、最后殘留物用流動相溶解進樣,行色譜熒光法檢測MLT含量,并計算血清中MLT的提取回收率。結果
1.MLT檢測方法的建立
與ELISA法相比,HPLC‐熒光法具有較低的檢出限值、呈較好的線性關系,日內、日間精密度<6%,重現性較好,具有靈敏、快速、準確的特點。(表1)
表 1 2種褪黑素檢測方法的比較
2.大鼠腦透析液及血清中的MLT含量測定
(1)用色譜法測定探針透析前、后對MLT的回收率分別為(13.10士1.13 )%和(12.33士1.02)% ,兩者差別無統計學意義(n=6,P=0.508) ,提示探針對MLT透析效能比較穩定。
(2)用熒光檢測器測定22 :00腦透析液及血清樣本中MLT ,色譜檢測結果(圖1),MLT的分離效果良好,出峰時間在10min左右,22:.00血清中的MLT峰面積明顯高于腦透析液(n=8,P<0.001)。
圖1 HPLC檢測正常大鼠紋狀體透析液和血清中22:00的褪黑素水平
(3) HPLC - 熒光法測定2 : 00,6 : 00,10 : 00,14 : 00,18 : 00和22 : 00各時間點大鼠紋狀體腦透析液中的MLT含量分別為(32.99士2.22 ), (18.25土2.27 ),(4.03土1.70),(2.92士1.08 ),(12.08土1.77 )和(21.83土2 .04 )pg/mL,具有明顯的晝夜節律(圖2)。
圖2 紋狀體透析液褪黑素水平在2:00,6:00,10:00,14:00,18:00和22:00的波動情況
(4 ) HPLC - 熒光法測定22 : 00血清中的MLT含量為(82.62士8.09 )pg /mL ,提取回收率>90%,血清與透析液中的MLT含量具有高度正相關(r=0.987,P<0.001 )(圖3);ELISA測定血清中的MLT含量為(81.31士9 .62 )pg/mL,用2種方法測定血清中的MLT含量差別無統計學意義(P=0.115)。
圖3 腦透析液和血清中褪黑素水平的相關性
本研究結果表明,用改良的HPLC‐熒光檢測法測定大鼠腦透析液以及血清中的MLT含量簡單、快速、靈敏、準確、重復性好、成本低,血清中MLT和腦內MLT具有很好的相關性,且 HPLC‐熒光法和ELISA法測定血清MLT具有較好的一致性,為探究體內MLT分泌模式、測定MLT含量提供一種有效的方法 。
文章來源:福建醫科大學學報:成年大鼠腦透析液和血清中褪黑素含量的測定,孟 濤1 ,2 ,鄭志竑1 ,葉 婧1 ,林 玲1
END
電話 : +86-0731-844286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