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InnoScan 細胞因子檢測評估T細胞活化水平
瀏覽次數:1198 發布日期:2022-11-10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納米顆粒T細胞銜接技術用于癌癥免疫治療
——InnoScan 細胞因子檢測評估T細胞活化水平

基于 T 細胞的免疫療法,如 CAR-T 細胞和以T細胞作為效應細胞的雙特異單鏈抗體 (BiTE),在多種癌癥的治療中表現出良好 的臨床效果。然而,這些療法有較大的局限性,例如藥代動力學差和只能針對癌細胞上的一種抗原。在多克隆來源的癌癥疾病中,這些療法表現出較差的治療效果,導致腫瘤細胞的逃逸和復發。
來自華盛頓大學的Kinan Alhallak等研究人員開發了基于納米顆粒的雙特異性 T 細胞銜接器(nanoBiTEs),這些納米顆粒是偶聯了靶向 T 細胞CD3 的單克隆抗體以及靶向腫瘤抗原單克隆抗體的脂質體。 該研究團隊,還開發了一種納米顆粒(nanoMuTEs),該納米顆粒偶聯了多種靶向不同腫瘤抗原的單抗和靶向T細胞CD3 的單抗,來橋聯腫瘤細胞和T細胞。NanoBiTEs 和 nanoMuTEs 具有較長的半衰期,約 60 小時,同時在體外和體內保持活性,這可以減少給藥次數,每周一次給藥替代連續性輸液給藥。
Fig1. A,B 雙特異性 T 細胞接合器納米顆粒nanoBiTEs的構建 ;C. nanoBiTEs體內藥代動力學曲線
該研究表明,靶向多種腫瘤抗原的 NanoMuTEs 在體外和體內的骨髓瘤細胞實驗中,比僅針對一種腫瘤抗原的 nanoBiTEs,顯示出更好的治療效果。與 nanoBiTEs 不同,使用 nanoMuTEs 治療不會導致單個腫瘤抗原的下調或丟失,并阻止低抗原腫瘤細胞逃逸的發生。
用于 WM(華氏巨球蛋白血癥) 和 MM(多發性骨髓瘤) 的nanoBiTEs/nanoMuTEs 能夠誘導 T 細胞產生癌細胞殺傷效果。 CD20/CD3 nanoBiTEs 治療 WM 比 nanoBiTEs/nanoMuTEs 治療MM更加顯著。CD20/CD3 nanoBiTEs 納米顆粒治愈了WM 異種移植小鼠。nanoBiTEs/nanoMuTEs 納米顆粒使MM異種移植小鼠的生存期延長了10-20天。這很可能是由于不同腫瘤抗原表達水平存在差異造成的。 CD20 廣泛表達于大多數 WM 細胞,而 BCMA、CS1、CD38 在 MM細胞的表達中存在差異 。此外, CD20在WM 細胞上的表達量,比BCMA、CS1 和 CD38在MM細胞上表達量高2到3個數量級。
Fig2 . A各種納米顆粒的構建, 陰性對照抗體/CD3 NanoBiTEs 納米顆粒,BCMA/CD3 NanoBiTEs 納米顆粒、CS1/CD3 NanoBiTEs 納米顆粒、CD38/CD3 nanoBiTEs 納米顆粒 和 BCMA/CS1/CD38/CD3 nanoMuTEs 納米顆粒
Fig. 3 在體內用 nanoMuTEs 規避低抗原腫瘤細胞逃逸 A: 體內 24 小時后 T 細胞的生物分布(n = 3;平均值 ± SD)。
B:nanoBiTEs 和 nanoMuTEs 對體內 MM 腫瘤發展的影響(n = 7;平均值±SEM)。 C: nanoBiTEs 和 nanoMuTEs 對 MM 腫瘤小鼠 (n = 7) 存活率的影響
該研究團隊采用InnoScan 710 芯片掃描儀和細胞因子芯片Human Cytokine Array Q1來評估T細胞活化水平。細胞因子的檢測結果表明CD20/CD3 納米顆粒(nanoBiTEs) 對 WM 細胞具有特異性,并且該效果僅通過 T 細胞參與介導。
InnoScan 710 掃描儀
法國INNOPSYS專注芯片掃描技術23年,主要產品 InnoScan系列掃描儀被廣泛應用于科研、醫藥研發、臨床診斷等領域。InnoScan 采用激光共聚焦光路,覆蓋紅綠藍和近紅外波段,分辨率最高可達0.5um/pixel, 是基因、蛋白、抗體、糖等芯片掃描的強大工具。
▼更多 InnoScan 詳情,請聯系我們▼
環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上海市閔行區友東路358號閔欣大廈1號樓701/703/705室
電話:021-54583565
郵箱:
info@apgbio.com
網址:
www.apgbio.com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