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胎牛血清是細胞培養界的“香餑餑”,備受胞胞們的“寵愛”,其實還有一個“香煎餅”,大家可知道?對一些“挑食”的細胞,馬血清可謂是散發著一股“煎餅的清香”。
一、馬血清的第一大功能是“滋養”一些特別的細胞,如免疫細胞類、成纖維細胞類、上皮細胞類、神經細胞類等。需要添加馬血清的常見細胞類型如下:
1)NK(人外周血自然殺傷細胞)和NK-92(人惡性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自然殺傷細胞)
營養體系:74% α-MEM基礎培養基+ 0.2mM Inositol+ 0.1mM β-mercaptoethanol+ 0.02mM Folic Acid+ 100-200U/mL recombinant IL-2+ 12.5 %馬血清優級+ 12.5% 胎牛血清優級+ 1% 雙抗
2)EL-4(小鼠胸腺淋巴瘤細胞)
營養體系:89% DMEM高糖基礎培養基+ 10% 馬血清優級+ 1% 雙抗
營養體系:89% MEM基礎培養基+ 10% 馬血清優級+ 1% 雙抗
營養體系:94% DMEM/F12基礎培養基+ 5% 馬血清+ 1% 雙抗+ 20ng/ml EGF+ 0.5ug/ml 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 100ng/ml 霍亂霉素choleratoxin+10ug/ml 胰島素insulin
營養體系:79% RPMI1640基礎培養基+ 15% 馬血清+ 5% 胎牛血清優級+ 1% 雙抗
二、馬血清第二大功能是誘導分化作用,有文獻報道【1】馬血清在 5-氮雜胞苷誘導脂肪干細胞成肌細胞實驗中發揮重要作用。
該研究如下:將第1代長滿100 mm培養皿的脂肪干細胞傳代至3個6孔板,實驗組培養基中加入體積分數為 5% 馬血清 +10 μmol/L 5-氮雜胞苷;對照組培養基中單純添加 10 μmol/L 的 5-氮雜胞苷;空白組為單純低糖 DMEM 培養基,其余培養、傳代及鑒定所需的條件相同。每日光鏡觀察記錄形態,在培養的第 7、14、28、35 天行免疫熒光和流式細胞儀檢測肌蛋白表達差異。
該文獻的結果與結論是免疫熒光檢測成肌特異性胞質蛋白表達以及流式細胞檢測相應蛋白表達率提示,加入馬血清后的實驗組脂肪干細胞的成肌速度和誘導成肌所需時間明顯比單純加入 5-氮雜胞苷的對照組更有優勢。實驗初步表明馬血清在促進脂肪干細胞誘導成肌方面起著縮短誘導成肌所需時間的作用。
同時,馬血清在誘導 C2C12(小鼠成肌細胞)分化為多核肌管方面也發揮重大作用。C2C12 細胞是由 D·Yaffe 和 O·Saxel 建立的小鼠成肌細胞株的亞克隆;該細胞分化很快,形成可伸縮的肌管并生成特征性的肌蛋白。將狀態良好的骨骼肌細胞以 0.9×105 接種在96孔板上(每孔100ul),置于培養箱中培養 24h 后,待細胞融合到 70-80% 后,更換成的含有 2% 馬血清的完全培養基中,進行誘導分化。(如圖2所示)
C2C12(小鼠成肌細胞)向多核肌管方向分化
另外,也有文獻報道【2】傳代培養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P3)在 20% 馬血清的 L-DMEM 培養液中可分化為脂肪細胞。
此外, 10% 馬血清可代替 FBS 用于支持綿羊紅細胞的體外抗體應答; 血清 IgG 制備,白蛋白的提取及生物活性研究;免疫組化(IHC)、酶聯免疫(ELISA)等免疫實驗的封閉劑。
參考文獻
【1】劉杰,傅強.馬血清在脂肪干細胞成肌誘導中的作用[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 15(14)
【2】趙文靜,陳亞潔,劉薇.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分離培養及生物學特性研究.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06.16(18):2744-2747
注:圖源網絡和客戶,僅供參考學習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