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noscan芯片掃描儀助力固相納米合成熒光新防偽材料研發
瀏覽次數:1224 發布日期:2024-4-24
來源:本站 僅供參考,謝絕轉載,否則責任自負
Innoscan芯片掃描儀助力新防偽材料開發——固相納米合成熒光防偽材料
目前,由于信息泄露、安全密碼或防偽措施被破解,每年造成的損失可達數萬億美元,而且嚴重威脅人類健康、社會公平和國家安全。以藥品的假冒證書或者電子產品秘鑰為例,如果出現漏洞就會造成巨大損失。而解決這類問題的一個有效手段就是設計安全性高的防偽標簽,例如通過光學驗證的熒光全息圖。在這一方面,目前已經有很多團隊在做相關研究,包括半導體量子點、有機染料和碳點(carbon dots ,CDs)在內的很多候選方案。其中CD因其穩定性、低毒性、廣泛可用的前體等優勢而特別突出。然而,大多數研究表面CD都是在溶液中發出熒光,固態則熒光淬滅。因此開發一種可以在固態情況下實現CD編輯,從而激發固態熒光 (solid-state fluorescence ,SSF)圖案,并且通過物理不可克隆函數(physical unclonable functions ,PUF)將其信息形成有效的唯一的熒光全息圖就成為一種值得期待的方法。

來自德國馬克斯·普朗克膠體與界面研究所,于2023年《Nature Nanotechnology》發表的這篇文章——一種新型的多合一納米打印方法。該方法以CD為原材料合成SSF圖案,并結合PUF加密技術,最終制成具有高防偽加密功能的熒光全息圖。固相的CD合成制備因π-π堆積導致熒光淬滅,目前CD合成多通過液相的方法制備。而本研究中,CD前體材料包被的載玻片在毫秒級激光脈沖照射后合成CD,不但成功避免了熒光淬滅,還可以精準控制所合成的CD高度、位置、圖案等參數,最終形成用來存儲加密信息的SSF圖案。這種技術,作者稱為nanoFlash原位合成技術。
nanoFlash原位合成SSF分為兩個主要步驟(具體步驟見文末)
驗證nanoFlash合成效果:為了驗證nanoFlash原位合成技術是否生成了預想的SSF圖案,作者利用法國innopsys公司的innoscan-1100 AL生物芯片掃描儀讀取了制成的SSF玻片。結果發現,nanoflash方法能夠有效將CD前體通過脈沖激光轉化生成CD,并最終得到想要的SSF圖案。(圖1)
不僅如此,為了驗證除了激光之外其他因素對CD合成的影響,作者也嘗試了改變吸光層和CD前體的成分,并做了進一步實驗。結果發現,不同的添加劑也會影響CD所發出的熒光。例如,作者發現在吸光層加入聚乙烯醇會導致所合成的CD紅色激發光更強,而如果加入聚乙二醇則會淬滅紅色激發光。
圖1 nanoFlash合成方法的原理和轉移圖案的表征 a,溫度與時間是影響CD前體形成CD并產生不同熒光的關鍵因素;b,通過調節激光脈沖可以驅動CD前體形成不同微觀圖案的SSF;c,d,通過調節激光脈沖可以驅動CD前體形成不同高度的SSF;e,使用innoscan 1100AL的紅綠藍三色通道掃描制成的SSF圖案
通過改變合成參數,作者構建了一個具有100個單獨圖案的SSF庫,即使在熒光相似的情況下,不同圖案也有截然不同的紋理結構。(圖2)
圖2 熒光接近但微觀結構不同的SSF圖案
接下來,作者測試了這種方法合成SSF圖案的加密能力。理論結果表明,一個利用PUF的方法,加密325*325像素的SSF圖案的編碼能力可以達到1063593,完全達到強PUF密碼的標準。并且,利用innoscan 1100AL在不同分辨率(每像素 1、5 和 10 μm)掃描出的圖案,所讀取的信息始終識別,這表明在身份驗證等類似安保措施中,具有很高的可靠性,防止信息被破譯。
結論:
- 1.作者成功利用納米激光脈沖,在固相(載玻片)上合成了CD,并通過預設的程序生成SSF圖案。
- 2.通過改變CD合成過程中的顏色、結構、位置等參數,可以精確生成各種不同的SSF圖案,結合PUF等算法,保證一個325*325像素的SSF圖案能夠擁有足夠的編碼能力來達到防止破譯的效果。
更多資訊請訪問文獻全文鏈接:https://doi.org/10.1038/s41565-023-01405-3
Innopsys 成立于1999年。總部位于法國,一直致力于生物醫學領域相關儀器和軟件的自主研發和生產。Innoscan系列掃描儀,采用先進的共聚焦PMT檢測器和多激光掃描光路,可以同時進行多通道熒光檢測。不僅有效降低了熒光光漂白現象以及信號損失,還可以有效縮短掃描時間。在基因組和蛋白組表達,基因突變,SNP檢測,CGH,細菌病毒檢測,腫瘤特異性標志篩查,病理組織篩查等方面都有非常廣泛的應用。
環亞生物,生命科學產品全國性代理商,具備完善的公司運營、產品管理、營銷、售前技術支持和售后維修體系。環亞生物作為Innoscan大中華區代理商,負責Innoscan產品大中華區的營銷和售后支持。
nanoFlash原位合成SSF主要步驟:
- 1.將CD前體溶液(在本次研究中,作者使用D-(+)-氨基葡萄糖鹽酸鹽)均勻覆蓋在具有特殊吸光層的載玻片上,繼而烘干機烘干,制備出了包被CD前體的載玻片。
- 2.在包被CD前體的載玻片上,利用毫秒級的納米激光器根據預先設計好的打印方案快速打印,使CD前體轉化為可發出熒光的CD。具體原理是:激光脈沖具有很高能量,在到達吸光層后會迅速轉變成熱能,并使局部溫度達到500℃以上。在這個溫度條件下,CD前體會快速碳化并形成CD。作者通過調整激光的強度、位置、照射時間,就可以控制所合成的CD位置、厚度、寬度、激發熒光的顏色等參數,最終形成預設的、具有不同紋路、和高低落差的SSF圖案(圖1)。
▼更多精彩內容,請掃碼關注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