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讀者大家好,感謝各位對Dr.S之前高分SCI文章解析系列軟文的喜愛。近期也有不少讀者反饋,有沒有更簡單粗暴的方法可以快速理解一篇高分SCI文章。Dr.S想說你為什么不早說呢?當然有啦。從今天起Dr.S會開一個新系列,專門服務我們高(TOU)效(LAN)的讀者朋友們。
想發一篇10分左右的文章至少要具備哪些條件,我們來復習一下之前Dr.S教你的套路:
→ 一個新功能基因
→ 新基因的三個研究層次(臨床相關性,功能驗證,機制探討)
我們把這些套路給細化,可以形成一個關于課題總覽的考卷,把空都填滿了,項目都選對了以后你就可以嘗試去投稿了,是不是很簡單粗暴。
1. 新基因是通過___________找到的。
2. 驗證的基因是___________功能方向的。
3. 為了驗證基因功能使用了_________________等實驗方法。
4. 新基因是通過________________通路/關鍵分子發揮的功能。
5. 新基因是否有臨床相關性?(是或否)
6. 新基因是否在體內體外水平都有功能?(是或否)
7. 機制研究是否做了下游關鍵分子的功能回復實驗?(是或否)
8. 機制研究是否做了與下游關鍵分子的直接互作驗證?(是或否)
是不是很簡單,我們可以用一篇近期發表的Hepatology的文章Up-Regulation of Histone Methyltransferase SETDB1 by Multiple Mechanisms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Promotes Cancer Metastasis來檢驗一下我們的考卷。
答 案:
1. 新基因是通過 表達譜測序篩選肝癌患者癌和癌旁組織 找到的。
2. 驗證的基因是 增殖及轉移 功能方向的。
3. 為了驗證基因功能使用了 細胞增殖實驗,Transwell,裸鼠成瘤 等實驗方法。
4. 新基因是通過 被Sp1和miR-29調控 發揮的功能。
5. 新基因是否有臨床相關性? 是
6. 新基因是否在體內體外水平都有功能? 是
7. 機制研究是否做了下游關鍵分子的功能回復實驗? 否
Ps:這篇文章沒有做回復實驗,但文章也被成功接收,但是建議各位要加上這一部分,讓邏輯更加完整,以封堵審稿人可能提出的疑問。
8. 機制研究是否做了與上下游關鍵分子的互作驗證? 是(本文采用的是熒光素報告系統)
如果想發高分文章每個空都要填滿,后面四道判斷題都要選擇“是”哦!
根據吉凱基因的經驗,從樣本出發芯片,測序,質譜方法高通量篩選新功能基因的概率大約在10%左右,想要篩選驗證得到一個新功能基因的難度非常大。吉凱基因歷經3年,斥資上億,已完成近6000個腫瘤相關基因的功能學篩選,從中找到明確的腫瘤功能標志基因若干,可以快速匹配上您的高通量數據,幫助您節省功能基因篩選成本,等待您來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