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病毒,( Lentivirus )載體是以 HIV-1 (人類免疫缺陷 I 型病毒)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基因治療載體。區別一般的逆轉錄病毒載體,它對分裂細胞和非分裂細胞均具有感染能力。慢病毒載體的研究發展得很快,研究的也非常深入。慢病毒載體可以將外源基因有效地整合到宿主染色體上,從而達到持久性表達。慢病毒在感染能力方面可有效地感染神經元細胞、肝細胞、心肌細胞、腫瘤細胞、內皮細胞、干細胞等多種類型的細胞,從而達到良好的的基因治療效果,在美國已經開展了臨床研究,效果非常理想,因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目前慢病毒也被廣泛地應用于表達 RNAi 的研究中。由于有些類型細胞脂質體轉染效果差,轉移到細胞內的 siRNA 半衰期短,體外合成慢病毒(RNAi)對基因表達的抑制作用通常是短暫的,因而使其應用受到較大的限制。采用事先在體外構建能夠表達 siRNA 的載體,然后轉移到細胞內轉錄慢病毒(RNAi) 的策略,不但使脂質體有效轉染的細胞種類增加,而且對基因表達抑制效果也不遜色于體外合成 siRNA ,在長期穩定表達載體的細胞中,甚至可以發揮長期阻斷基因表達的作用。在所構建的 慢病毒(RNAi) 表達載體中,是由 RNA 聚合酶Ⅲ啟動子來指導 RNA 合成的,這是因為 RNA 聚合酶Ⅲ有明確的起始和終止序列,而且合成的 RNA 不會帶 poly A 尾。當 RNA 聚合酶Ⅲ遇到連續 4 個或 5 個 T 時,它指導的轉錄就會停止,在轉錄產物 3' 端形成 1~4 個U 。 U6 和 H1 RNA 啟動子是兩種 RNA 聚合酶Ⅲ依賴的啟動子,其特點是啟動子自身元素均位于轉錄區的上游,適合于表達~ 21ntRNA 和~ 50ntRNA 莖環結構( stem loop )。在 siRNA 表達載體中,構成慢病毒(RNAi)-siRNA 的正義與反義鏈,可由各自的啟動子分別轉錄,然后兩條鏈互補結合形成 siRNA ;也可由載體直接表達小發卡狀 RNA(small hairpin RNA, shRNA),慢病毒載體包含位于 RNA 聚合酶Ⅲ啟動子和 4 ~ 5 T轉錄終止位點之間的莖環結構序列,轉錄后即可折疊成具有 1~4 個 U 3 ' 突出端的莖環結構,在細胞內進一步加工成 siRNA 。構建慢病毒載體前通常要通過合成 siRNA 的方法,尋找高效的慢病毒(RNAi)siRNA ,然后從中挑選符合載體要求的序列,將其引入 siRNA 表達載體。
慢病毒載體( Lentiviral vector )較逆轉錄病毒載體有更廣的宿主范圍,慢病毒能夠有效感染非周期性和有絲分裂后的細胞。慢病毒載體能夠產生表達 shRNA 的高滴度的慢病毒,在周期性和非周期性細胞、干細胞、受精卵以及分化的后代細胞中表達 shRNA ,實現在多種類型的細胞和轉基因小鼠中特異而穩定的基因表達的功能性沉默,為在原代的人和動物細胞組織中快速而高效地研究基因功能,以及產生特定基因表達降低的動物提供了可能性。
慢病毒表達載體包含了慢病毒載體構建/包裝、轉染、慢病毒穩定整合到目的細胞所需要的遺傳信息。慢病毒包裝質?商峁┧械霓D錄并包裝 RNA 到重組的慢病毒載體所需要的所有輔助蛋白。為產生高滴度的病毒顆粒,需要利用慢病毒表達載體和包裝質粒同時共轉染細胞,在細胞中進行病毒的包裝,包裝好的慢病毒顆粒分泌到細胞外的培養基中,離心取得上清液后,可以直接用慢病毒感染宿主細胞,目的基因進入到宿主細胞之后,經過反轉錄,整合到基因組,從而高水平的表達效應分子。
二、這一系統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以下問題:
1. 對于一些較難轉染的細胞,如原代細胞、干細胞、不分化的細胞等,慢病毒,感染能大大提高目的基因轉導效率,而且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的幾率大大增加,這就為 RNAi,cDNA 克隆以及報告基因的研究提供了一個有利的途徑。
2. 慢病毒,進行穩轉細胞株的篩選;
3. 慢病毒,為活體動物模型實驗提供高質量的包含目的基因的病毒液;
在細胞相關的實驗操作中,對于一些按常規方法難以轉染甚至無法轉染的細胞,通過病毒介導的實驗能夠大大提高基因的轉導效率,以達到目的基因的高效瞬時表達。
三、慢病毒載體介紹
慢病毒,載體( Lentiviral vector, LVs )是在 HIV-1 病毒基礎上改造而成的病毒載體系統,它能高效的將目的基因(RNAi )導入動物和人的原代細胞或細胞系。慢病毒載體基因組是正鏈 RNA ,其基因組進入細胞后,在細胞漿中被其自身攜帶的反轉錄酶反轉為 DNA ,形成 DNA 整合前復合體,進入細胞核后, DNA0000 整合到細胞基因組中。整合后的 DNA 轉錄 mRNA ,回到細胞漿中,表達目的蛋白;或產生, RNAi。
慢病毒載體介導的基因表達或 RNAi 干擾作用持續且穩定,原因是目的基因整合到宿主細胞基因組中,并隨細胞基因組的分裂而分裂。另外,慢病毒載體,能有效感染并整合到非分裂細胞中。以上特性使(慢病毒載體)與其它病毒載體相比,比如不整合的腺病毒載體、整合率低的腺相關病毒載體、只整合分裂細胞的傳統逆轉錄病毒載體,有鮮明的特色。大量文獻研究表明,(慢病毒)載體介導的目的基因長期表達的組織或細胞包括腦、肝臟、肌肉、視網膜、造血干細胞、骨髓間充質干細胞、巨噬細胞等。
(慢病毒)載體不表達任何 HIV-1 蛋白,免疫原性低,在注射部位無細胞免疫反應,體液免疫反應也較低,不影響慢病毒病毒載體的第 2 次注射。
四、慢病毒載體的構建
1. 構建原理
慢病毒屬于逆轉錄病毒科,但其基因組結構復雜,除 gag、pol 和 env 這 3 個和單純逆轉錄病毒相似的結構基因外,還包括 4 個輔助基因,vif、vpr、nef、vpu 和 2 個調節基因 tat 和 rev 。 HIV 21 是(慢病毒)中最具特征性的病毒,第一個慢病毒載體系統即以此病毒為基礎進行構建的。慢病毒載體的構建原理就是將 HIV 21 基因組中的順式作用元件 ( 如包裝信號、長末端重復序列 ) 和編碼反式作用蛋白的序列進行分離。載體系統包括包裝成分和載體成分:包裝成分由 HIV 21 基因組去除了包裝、逆轉錄和整合所需的順式作用序列而構建,能反式提供產生慢病毒顆粒所需的蛋白;慢病毒載體成分與包裝成分互補,含有包裝、逆轉錄和整合所需的 HIV 21順式作用序列。同時具有異源啟動子控制下的多克隆位點及在此位點插入的目的基因。為降低兩種成分同源重組產生有復制能力的病毒 (RCV ) 的可能性,將包裝成分的 5 ′ LTR 換成巨細胞病毒 (CMV ) 立即早期啟動子,3 ′ LTR 換成 SV 40 polyA 位點等。將包裝成分分別構建在兩個質粒上,即一個表達 gag 和 pol、另一個表達 env 。根據這個原理,Naldini 和 Kafri 等構建了三質粒表達系統。